圖:十八大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越來越大,去年達到了近百分之三十五
近年不時聽到外界擔心中國經濟放緩的言論,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認為,中國經濟在多年高速增長後,增幅有所放緩乃屬正常之事,外界實屬過分渲染,事實是近年中國經濟尤勝不少國家。以2013-2016年為例,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7.2%,明顯高於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於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水平,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
環球經濟增長第一引擎
事實上,數據能表明一切。據世界銀行測算,2013-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平均為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4.7%,拉動世界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
自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以來,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位,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計算,2016年,中國GDP為11.2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4.9%,比2012年提高3.4個百分點。
從以上數字可分析,中國仍為全球最具經濟增長動力的國家之一,在國際的地位正不斷上升。郭振華認為,即使未來十年,每年中國經濟增長保持到5-7%,已很不錯,是一種穩健發展的表現。
另有商會人士指出,十八大以來,國家在多個經濟領域都獲得卓越成就。以農產品為例,2012-2015年,中國穀物、肉類、花生和茶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油菜籽和甘蔗產量分別穩居第二位和第三位。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穩步提高,繼續穩居世界前列,其中粗鋼、煤、發電量、水泥和化肥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原油產量穩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沙特阿拉伯、俄羅斯和美國。
在貨物進出口方面,2013-2015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中國全年實現貨物進出口總額36856億美元,居全球第二位,佔世界的比重從2012年的10.4%提高到11.5%。值得注意的是,2012-2016年,中國進口總額僅次於美國穩居世界第二位,顯示即使在國際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復甦作出了突出貢獻。
數據說明經濟穩步向前
「不論有多少人唱衰中國經濟,但經濟數據可以講明一切真相,以上數據已表明近年中國經濟一直穩步向前。我好希望大家想清楚一件事,中國本身經濟保持穩定增長,不單有利於中國,對全球經濟作出巨大貢獻,若果這都不算成就,那其他國家根本沒什麼成就可言。」商會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