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0月12日訊(記者 李永青)2017年施羅德環球投資者研究訪問了來自30個市場的逾22,000名投資者,發現香港投資者認同可持續投資的重要性不斷提高。然而,在有關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應用及可持續投資行為方面,香港投資者的表現較環球及亞洲投資者落後,這或反映他們對相關的議題缺乏認識,並可能面對可持續投資方面的挑戰。
與5年前相比,現時大部分(84%)香港零售投資者認為可持續投資已變得更為重要,高於環球(78%)及亞洲(80%)投資者。過半數(55%)的香港投資者表示於這5年中已增加可持續投資的比例,低於環球(64%)及亞洲(68%)投資者。雖然有25%的香港零售投資者表示一直或經常投資於可持續基金,並避免投資於忽視可持續因素的基金,但該比例仍低於環球(42%)及亞洲(45%)投資者。
另一方面,64%香港機構投資者預期可持續投資在未來5年將會變得更加重要,略低於環球(67%)投資者及高於亞洲 (59%)投資者,而其中僅有7%的投資者在過去5年提高可持續投資比例,遠低於環球(48%)及亞洲(33%)的比例。
施羅德香港行政總裁杜偉麒(Chris Durack)表示:「環球投資者對可持續投資愈趨重視,這表明該議題對投資者來說已經變得更為重要。雖然對這方面的意識已經提高,但香港投資者或仍需要更多時間完全理解及採納可持續投資理念,以確保可以實現他們的理財目標。」
香港零售投資者普遍表現出可持續投資行為,但調查顯示他們在採取行動的積極程度仍落後於環球及亞洲投資者。施羅德環球企業管理主管Jessica Ground表示:「雖然盈利能力仍是投資的核心考慮因素,但投資者對可持續性的關注不斷提高。投資者亦認為可持續性與利潤有著密切關係。他們希望投資於能夠成功地駕馭社會及環境變化從而獲取利潤及帶來影響的公司。投資者明白,穩健的企業管治及多元性等議題能夠對獲取利潤產生影響,這種觀點亦得到研究的支持。社會及環境變化的速度較以往快。氣候變化、社會不平等及人口因素等問題正帶來巨大的挑戰。我們的研究顯示,投資者願意參與可持續發展,並重視投資於綠色科技及社會影響所帶來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