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美國與朝鮮領導人繼續隔空罵戰,半島局勢危機仍未完全解除之下,亞太區股市上周五回吐,港股亦偏軟跌逾200點,然而證券界人士預期恒指短線繼續向上,挑戰歷史新高。另方面,美國加息、縮表,分析員建議避沾手本地地產股,銀行股因息口趨升而受惠。
內地與香港信用評級遭降,加上朝鮮揚言考慮在太平洋試爆氫彈,港股上周五跟隨外圍大市向下,恒指重挫229點。儘管綜合全星期仍保持漲幅,累升72點,可是跌低於八月份收市價27970點。恒指要延續八月連升紀錄,創出九連升,本周表現至關重要。
耀才證券(01428)主席葉茂林指出,港股短期會繼續向好,有機會上試歷史新高32000點,但在長遠來看有不少不明朗因素。其中,他較為關注美國聯儲局即將進行的縮表,以及特朗普建議的減稅方案。他認為,倘若美國通過了減稅政策,將會令到大量資金從歐洲及發展中國家回流到美國,屆時港股會受影響。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認為,美國息口趨升是大方向,而縮表的影響會在明年顯現,投資者宜避開本地地產股。相對地,本地銀行可以得益於加息,令到息差擴大,提高本地銀行股的投資價值。他相信,即使美國收緊銀根,美元匯價未必可以反彈,故毋須擔心美元升,資源股受壓。投資者不妨趁資源股回調,入市低位收集。因為支撐環球經濟復甦、內地去產能,在在支撐資源價格造好。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策略師黃耀宗表示,除持有大量農地儲備的地產發展商,在本地銀行同業拆息趨勢向升的情況下,其他本地地產股的投資價值都會因而降低;在低息環境下受捧的房託(REITs),未來不再具有吸引力;環球經濟保持向好,基本因素可支撐商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