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房屋共享計劃一舉多得/韋 金

時間:2017-09-18 03:15:44來源:大公網

  在政府積極推動下,用作改善基層市民居住環境與生活質素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將於短期內落實。所謂房屋共享,主要是由非政府組織將閒置的舊樓單位,改裝成為租金低廉、安全、衛生的「合法劏房」,當中可能要共用客廳、浴室。換言之,單位具有共住、共享概念,名副其實是社會房屋。

  雖然社會房屋共享計劃不是房屋政策,政府只是擔當推動者的角色,但從構思以至落實只是區區數個月時間,可見計劃獲得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有善心的市民、地產發展商主動提供閒置單位,用作改裝成為社會房屋,惠及基層市民。

  社會房屋將由社福機構統籌與管理,並負責分配予有需要的弱勢社群,其中正在輪候公屋而居住在環境擠迫、有消防安全隱患的劏房戶,相信是優先照顧的對象。

  事實上,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可說一舉多得,發揮一定社會效益。

  首先,從經濟角度而言,可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當前公私營房屋供不應求的同時,卻有為數不少的市區舊樓單位長期閒置,只是空等着收購重建機會。與其如此,倒不如透過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將舊樓單位活化改裝,作短中期出租。

  其次,有效運用資源,協助弱勢社群。眾所周知,近年本港物業資產價格狂升,貧富懸殊問題不斷惡化,那些遲遲未獲分配資助房屋而被迫居住環境惡劣的劏房戶,不滿情緒勢必進一步升級。透過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有助改善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與生活質素,緩解社會怨氣。

  第三,發放正能量,有利社會穩定。房屋共住、共享概念獲得社會廣泛認同,可見人間有愛,發揮港人守望相助、關愛精神,促進社會穩定發展。

  總而言之,房屋共享計劃社會效益毋庸置疑,值得推而廣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