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潘石屹:不再買地不再建樓

時間:2017-08-22 03:16:30來源:大公網

  圖:潘石屹表示,對外合作還是以和代理商合作為主 大公報記者毛麗娟攝

【大公報訊】記者毛麗娟深圳報道:整體出售了北京、上海多個地產項目後,SOHO中國(00410.HK)董事長潘石屹帶着他心目中的「未來辦公模式」來到深圳,為SOHO 3Q這個主打「共享辦公」的項目考察深圳、廣州寫字樓市場,這意味着SOHO中國的輕資產化轉型將駛入快車道。

「在空置率非常高的情況下再買地蓋辦公樓,是給社會、自己可能還給銀行造成負擔。」上周五下午,在深圳,潘石屹受訪重申了自己對重資產模式的看法,地產重資產業務模式走不下去,租金的回報率還不如銀行的貸款利息高,「所以(有人問我)會不會再購買一塊地,再建一個樓,我可以非常堅定地回答:不會。」

SOHO 3Q創立於2015年,運用O2O模式為流動人群提供辦公場所和辦公服務,截至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兩地開設了19個SOHO 3Q中心,擁有1.7萬個辦公座位。

在潘石屹眼中,SOHO 3Q是一個基於房地產的互聯網產品,而產品的本質就是共享。「現在趕時髦的共享特別多,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共享衛生紙,這都是噱頭,對社會基本沒有意義。」SOHO的3Q共享辦公產品目標是打造50萬個工位,沒達到10萬個工位時,都是嬰兒期,也產生不了規模效應。潘石屹表示,單個工位的成本控制在1.5萬(人民幣,下同)以下,公司才有錢賺。

看好跨界合作力量

GDP總額、GDP增長速度、人均GDP高低、第三產業佔GDP比重是他選擇城市的四個指標,通過這四個指標衡量,深圳都遠遠排在前面。他並指,SOHO 3Q目前要把規模做起來,福田、南山、蛇口是首選。

此次,潘石屹帶着3Q進深圳,就沒打算一個、兩個地做。潘石屹說,他們經過研究和試驗,發現面積低於4000平方米就很難形成生態,也很難賺錢,因此每一個中心的使用面積不得低於4000平方米。他又看好跨界合作的力量,「當你把三、四千個座位放在一起,這就像核聚變的能量,這三、四千人互相交往,互為市場,可以很快地尋找到資金、人才、技術,發展起來就非常快。」

對於對外合作模式,他透露還是以和代理商合作為主,代理商幫SOHO尋找好的適宜改動的場地,而SOHO付給他一筆中介費。潘石屹說,「別人經常說來和我合作一下,他出地、我出管理這樣的合作模式,我認為這樣算帳算不清楚;我們也排除輸出管理模式,只收一個管理費的利潤分成模式在未來都會受到共享經濟的影響,算帳過程中不好算這個帳。」潘石屹指出,「而租的話就很簡單,我把租金給你,你我的帳都算得清清楚楚。」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