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德勤:去年中國汽車和零部件企業對外投資額達62億美元

時間:2017-08-02 16:11:42來源:大公網

  大公網8月2日訊(記者 李永青)德勤中國最新發布的《2017汽車行業對外投資報告》,2016年全年,中國汽車和零部件企業對外投資項目合計69宗,投資總額達62億美元。儘管投資宗數創近四年新高,但在投資規模方面則較2015年呈大幅度下滑,2015年對外投資交易總額超過120億美元,約為2016年的兩倍。德勤分析指出,從2016年的投資趨勢看,汽車企業的對外投資和跨境併購將以戰略驅動為主,尤其在「中國製造2025」的戰略指引下,技術創新和進步將成為行業的主要推動力。雖然中國汽車行業在海外併購和綠地投資方面的增長勢頭出現分化,但兩者均聚焦於研發創新技術和更深層次的技術轉移。

  2016年綜合考慮國企投資步伐放緩、境外投資項目審批手續更趨嚴謹、東道國審查力度加大,及資金外流管控增強等各種因素,中國汽車企業海外併購活動大幅放緩,全年交易數量僅18宗,涉及金額約3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交易規模下滑至三年新低的原因為重量級併購交易銳減,實際上,平均交易規模較去年仍有所增長,半數交易的投資額超過一億美元,這很大程度源於多數標的的企業來自前瞻性技術領域,且企業營收和利潤增長強勁,溢價率較高。

  隨着創新研發週期進一步縮短,零部件廠商更需提前作出市場布局並掌握新興技術。考慮到新舊技術較弱的關聯,傳統零部件企業較難藉自然增長或自主研發進入新興領域,因此,併購成為其進入最主流市場的方法之一。隨着國內市場增長日趨飽和,利潤增速放緩,傳統零部件企業亟需尋找新的突破口,以拓展高技術,進入高毛利的細分領域。研究顯示,汽車電子目前是汽車零部件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毛利率高於平均水平。與此同時,車聯網、汽車安全及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很大程度取決於汽車電子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德勤預計,未來收購海外汽車電子領域企業的交易案例將大幅攀升。

  此外,「民進國退」也是中國汽車行業海外併購趨勢的另一亮點。自2013年以來,中國汽車與零部件企業海外併購的前十大交易中便有八宗由國企主導,但2016年全年由國企進行的併購交易則只有三宗,大型國有零部件企業的收購步伐更明顯放緩。相較國有企業,民企海外併購的熱情反絲毫無減。2016年,民營汽車零部件企業進行的跨境併購交易有15宗,佔交易總額的八成以上。其中,均勝電子收購美國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Key Safety Systems 的交易金額更高達14.4億美元,是自2013年以來規模第三大的中國車企海外併購專案,同時也是迄今為止民營零部件企業進行最大金額的併購專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