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歐(武漢)班列直達「一帶一路」沿線廿八個亞歐國家、六十餘座城市
在周末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有關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等主題發表演講,顯示出中國將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乃至全球各國互學互鑒、互利共贏、開放包容,以無處不在、遍地開花的經濟合作形式,為全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以此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梁海明
習近平在高峰論壇上表示,要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以及要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一帶一路」建設要以開放為導向,要打造開放型合作平台,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創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環境,推動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
拓展歐美合作空間
上述講話令包括筆者在內的與會人士十分振奮。相信未來隨着「一帶一路」建設的繼續推進,中國有望與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努力構建不同文明相互理解、互相促進的格局,進行「第三方市場」的合作,共同向全球推出新的移動互聯網、文化產品等新產品、新產業,以引導世界發展潮流,推動了全球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同時,中國也將向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輸出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以基礎設施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為「雙核心」,並在文化、金融、環球等領域深入合作,帶動各國經濟發展、社會發展。
具體而言,中國未來可在兩個方面與美國合作:一是移動互聯網經濟。全球已出現了由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產業為主導的新經濟,在該新經濟領域,中國已成為領頭羊,中國2015年手機移動互聯網的零售額已高達3340億美元,是美國市場的三倍多。尤其是中國手機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不但每年以雙位數增長,而且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市場發展更為迅速。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美國如能主動尋求與中國在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產業展開合作,將為美國的經濟找到發展新引擎,更能夠把握這一機遇助力美國經濟平穩發展。
二是中美可通過文化分工合作創造新經濟效益。眾所周知,中國有功夫、有熊貓,但美國卻有電影《功夫熊貓》,這說明了銀幕無國界。面對中國13億的人口、影視市場每年1650億元(人民幣,下同),美國只有和中國在文化領域進一步合作,打造更多類似《功夫熊貓》的影視作品,無疑可輕易地抓住中國蓬勃發展的影視市場,進而通過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將影視作品輸往沿線國家,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而且,中美兩國文化分工合作,以及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很有可能將成為一種成功模式,容易被「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模仿和借鑒。
在中國與歐洲國家的合作方面,「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獨角戲,而是與世界各國的大合唱。尤其是在當前全球經濟仍疲弱、且面臨下行的壓力下,中國提出「第三方市場」合作模式,以此與歐洲多國優勢互補,進行聯合體投標、聯合生產以及聯合投資等新型合作,在尊重第三方國家(通常是發展中國家)意願的前提下,推動第三方國家的發展,實現三方互利共贏。
中國與歐洲國家的「第三方市場合作」,不但有利於分攤海外投資風險,以及減少中國與歐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獨立投資時可能出現的對抗,增加對沖、合作的空間,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這不但是中國與歐洲雙邊合作模式的新突破,也是國際合作模式新的探索,更有利於助力「一帶一路」的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
對於「第三方市場」而言,他們要發展經濟、轉型升級,也亟需來自中國的相對較為低廉的產品價格、中高端製造能力,以及來自歐洲的高端技術、先進理念。如果能夠吸引中國和歐洲合力投資,對「第三方市場」是更佳選擇,更有利於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完成資本輸出轉型
在與新興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方面,在歐美國家為本國經濟發展「自掃門前雪」的情況下,未來「一帶一路」將為新興國家帶來更多來自中國的投資資金、更多來自中國的商貿合作項目,這不但能為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助力,更能與新興國家一同提升新興經濟體在國際經濟體系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對於工業化程度相對不高,製造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仍低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在政策、資金、貿易、設施和民心等五個領域加強互聯互通,尤其是以基礎設施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為抓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資金,以提升其製作技術和工業化水平,推動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文化、社會整體的發展。
對於中國而言,「一帶一路」建設也將為中國發展帶來新機遇。其一,隨着中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正在逐步完成從資本淨輸入大國向資本輸出轉型的過程。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則是適應了這一發展趨勢,也為推動企業更好、更深地「走出去」提供了重大契機。綜觀世界經濟發展史,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了一定規模、程度,資金、人才、技術都會有輸出的需求。
其二,隨着中國的經濟、產業逐步發展,雖然逐漸形成一個世界經濟增長極,但由於生產要素的邊際回報出現遞減,導致整體成本上升。中國如希望進一步擴充生產規模,則會出現「規模不經濟」的問題。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將中國的產業及生產要素推向沿線國家流動,便可以產生擴散、輻射效應,一方面可拉動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又能反過來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並形成一個循環上升的累積過程。
簡而言之,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講話,不但表達了中國希望更加主動地去了解全球的發展趨勢,更加深入地與世界各國進行經濟融合及文化交流,以此了解各國人民所需、世界經濟所求,為全人類的福祉,作出中國應有的、力所能及的貢獻;顯示了中國已經為世界各國經濟的復甦、發展譜寫出偉大的藍圖,推出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新方案,只要各國在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更多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通過中國的發展模式、中國的智慧,以無處不在的經濟合作模式,定能為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共同富裕提供強大的助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