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海湖莊園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中美元首會晤。這是美新政府就職以來兩個世界級大國元首的首次會晤,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會晤傳遞出中美合作的積極訊號,意味着兩國關係撥雲見日、重回正軌,為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增加了確定性。
中美關係是當今國際關係中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其發展常常受到美國內政治氣候變化的影響。每當美國內政權更迭,中美關係都會受到考驗。客觀講,兩國元首會晤前的氣氛並不融洽。特朗普上台後,中美關係危機頻現,已經到了何去何從的關鍵節點。從破天荒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到威脅可能放棄一個中國政策,從攻擊中國金融、貿易政策,到在朝核問題上對中國施壓,甚至不排除單方面採取行動等等,許多言論觸及中國政策底線,中美關係黑雲壓城,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如果不對這一趨勢設下「止損點」,中美關係將朝走向衝突和對抗,不僅遺禍兩國人民,還會影響世界繁榮穩定。
相對於正式訪問,習特「莊園會」是在一種輕鬆、和諧環境中進行,更有利於雙方領導人坦誠相見,深入討論問題。會晤時間雖短,但兩國領導人已建立了友誼,特朗普期待「從長遠看,我們能擁有非常好的友誼」。
習特會傳遞出中美合作的信息。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的選擇,雙方同意在新起點上推動中美關係取得更大發展。正如習近平強調,我們有一千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好,沒有一條理由把中美關係搞壞。
習特會為令人擔憂的中美貿易戰「熄火」。在眾多議題中,最受矚目的當是中美經貿問題。特朗普一直攻擊中國金融貿易政策,對中方享有巨大的貿易順差十分不滿,甚至放言對華打貿易戰。經貿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習特會在這一敏感而複雜的問題釋出積極訊號。在當前極端保守勢力捲土重來、貿易保護主義死灰復燃的背景下,中美互利共贏的經貿關係具有引導作用,亦在昭示世界經合發展方向。
當然,一次元首會晤並不可能解決兩國間所有矛盾與分歧。中美作為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在政治制度、貿易體系、傳統文化及國際關係認識上均存在明顯差異。兩國對地區衝突、難民危機、氣候變化、反恐行動等地區及全球性挑戰的認知和應對也不完全同步。未來的中美關係還會遇到困難,甚至會出現反覆。只要雙方有對兩國及世界的歷史擔當,以合作的精神妥善處理敏感問題,建設性管控分歧,中美間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習特會定調了中美關係方向,開啟了一個新時代。特朗普接受了習近平的訪華邀請,並期待盡快成行,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接觸將會持續下去。未來不論遇到多大的分歧與矛盾,都可通過理性面對、坦誠對話解決。「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不僅適用中美,對其他大國也有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