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匯改周年前夕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兩連升」,中國人民銀行昨日上調中間價64點,報6.6530元,並帶動在岸人民幣收盤價大漲近189點報6.6430元,較去年「8.11」匯改前的中間價及在岸收盤價分別貶值5368點及4333點,或約8%及7%。滙豐中國行長兼行政總裁廖宜建總結,匯改以來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匯價雙向波動性增強和中間價形成機制透明度增加。對於人民幣國際化,人行昨日指出,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使用將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雙邊貨幣合作將繼續穩步開展,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規模將進一步增加。\大公報記者 彭巧容
去年8月11日,人行宣布完善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價,將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大幅下調1136點至6.2298元,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在岸收盤價受此影響也下滑1134點報6.3231元,以增加人幣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同時,也結束了人民幣單邊升值的態勢。
「8.11」匯改前人民幣中間價及在岸收盤價分別為6.1162元及6.2097元,這一年來,即期價最低兌美元曾於上月18日見6.6987元,貶值幅度達7.88%;中間價最低兌美元曾於上月19日見6.6971元,貶值幅度達9.5%。
暫難現趨勢性升貶
再來看昨日走勢,雖較匯改前回落顯著,但與本周一的創兩周新低的6.6615元中間價及6.6624元的在岸收盤價比較已分別升值85及194點。市場估計,今日正值匯改一周年,人民幣小升的概率較大。
但對後市人民幣表現,市場仍然缺乏方向。
市場人士分析,周三美元兌一籃子主要貨幣回落,帶動人幣匯率回升,估計人民幣匯價將繼續跟隨美元指數波動,但因現在美元沒有很明確的走勢,受美國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影響暫時仍處於寬幅震盪走勢,短期人民幣亦難現趨勢性升貶走勢。
此外,人行昨日發布的《2016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稱,「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提高可兌換、可自由使用程度,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推進人民幣資本走出去。」
人行:穩步推進人幣國際化
展望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設施將進一步完善,經常項目人民幣跨境使用將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投融資渠道將進一步拓寬,雙邊貨幣合作將繼續穩步開展,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規模將進一步增加。
報告提到,去年人民幣國際使用繼續較快發展,人民幣國際地位持續提升,人民幣國際接受程度不斷提高。其中,去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這是人民幣國際化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
去年12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還正式發布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的變化,形成了「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中間價形成機制,打破長期以來市場觀察人民幣匯率主要看人民幣兌美元的雙邊匯率,以更全面反映人民幣的價值變化。
廖宜建此前接受外電專訪時預期,人民幣雙向波動將繼續增加。隨着人民幣加入SDR、境外央行類機構在中國銀行間市場參與度的增加、境外機構加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深入,以及將來對更多境外投資者的開放,外匯市場的結匯需求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