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滙控195億回購外圍升半成

時間:2016-08-04 03:15:27來源:大公網

  滙豐控股(00005)以列帳基準計算的第二季稅前盈利36.08億(美元,下同)(約280億港元),按年跌45%,較市場預期遜色。也是自2010年有紀錄以來,最差的次季表現。業績疲弱不振,管理層宣布下半年回購最多25億元股份(約195億港元),令滙控股價逆市升1.5%,倫敦股價早段大升5.6%至5.1英鎊(約52.64港元)。不過,滙控同時放棄「漸進增加派息」承諾,並取消實現10%以上股東權益回報率(ROE)的時限,反映管理層對業務前景審慎。\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對於滙控歷來首次回購股份行動,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見右圖)表示,回購股份並非一項恆常計劃,亦非為了中和以股代息所帶來的攤薄效應,背後的邏輯,是因應成功出售巴西業務之後,集團規模有所縮減,故相應降低已發行普通股數目,及只屬「一次性」(one-off)安排。不過,明年仍有機會再回購股份。

  明年或再回購股份

  歐智華解釋,滙控多年前出售北美信用卡業務,惟資金一直被困;不過,北美分支機構提交的資本計劃(包括於2017年派息),成功取得聯儲局的不反對待遇,意味以往被困的資金可被釋放出來,故明年有機會再回購另一批股份,規模估計與首批相若,但並非公開資料,沒有公開詳細數字。

  滙控首批股份回購計劃已獲英國審慎監管局的批准,並計劃以庫存方式持有回購的股份,不會註銷。歐智華說,庫存股份不會獲派股息,變相所有股東都可得益。滙控董事會計劃於適當時機回購股份,預計可於2016年底前完成。

  截至今年六月底,滙控普通股權一級資本(CET 1)比率達到12.1%,較三月底上升0.2個百分點,是滙控有能力推行股份回購的重要原因。歐智華表示,七月一日完成出售巴西業務後,CET 1水平於第三季進一步增加0.7個百分點至12.8%;預計完成股份回購之後,CET 1將輕微回落至12.6%。

  放棄兩大集團目標

  雖然回購計劃為市場帶來驚喜,惟滙控中期業績不過不失,同時隱隱透露管理層對業務前景存隱憂。滙控原有三大目標,即於2017年之前,實現10%以上的股東權益回報率(ROE)、循序漸進地增派股息,以及收入增長高於成本增長;不過,前兩項目標昨日已「宣告死亡」。

  對於集團的派息政策,滙控不再用「漸進增加」字眼,改用「於可見將來致力維持現有的年度普通股股息」。歐智華說,意即每年派息目標冀維持於每股0.51美元,但沒有清楚解釋「可見將來」的具體期限。

  至於實現10%以上ROE的目標,集團主席范智廉表示,現時經濟和地緣政治環境不明朗,加上低息環境預料會持續較長時間,「難以按照指引於明年底前達成」,故董事會認為應該取消實現有關目標的時限,但指「目標並無改變且依然適用」。雖然多名分析師在電話會議上追問具體的時間表,惟管理層並未能提供答案。

  上半年合計,滙控錄得稅前盈利97.14億,按年下跌28.7%。以經調整的方式計算,稅前盈利則為107.95億元,按年跌14%。用以衡量其純利表現的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應佔利潤則為63.56億元,按年跌30.83%。首兩季度合共派息0.2美元,意味第二次中期息為每股0.1美元。

  滙控昨日中午公布業績後,股價隨即逆市彈升,並以接近全日最高位收市,收報51.6元;倫敦股價亦見造好,昨晚最高見510便士,折算約52.64港元,升至今年一月中以來高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