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一月十七日,坐落於北京金融街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大樓正式投入使用
不少民眾認為亞投行是從屬於「一帶一路」的下屬機構,亞投行的設立,是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這種看法並不大正確。實際上,亞投行不是專門為「一帶一路」而設立的,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關係,是對等的、平行的,是互相助力而非誰從屬誰的關係。/絲路智谷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梁海明
一方面,亞投行的服務範圍並不局限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雖然亞投行的全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但隨英國、澳洲和巴西等世界各國的加入,亞投行並不僅僅是「亞洲」的銀行,而會是亞洲、大洋洲、南美洲……的銀行。
隨着亞投行成員的迅速擴充,亞投行的投資項目已超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範疇,亞投行未來既支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項目建設,也將為全球和區域範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支持,服務範圍遠大於「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範圍。
功能定位各有側重
另一方面,亞投行的發展定位和絲路基金並不一樣。作為以中國外匯儲備為啟動資金來源的開放性政府多邊合作基金,絲路基金建立的目標,主要是為實現「一帶一路」倡議的互聯互通建設,其投資方向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絲路基金由中國出資,未來投資方向由中國主導。
亞投行儘管是由中國積極倡議和推動的,但有眾多國家參與,亞投行將在倫敦、紐約、法蘭克福國際和地區金融中心設立分行,主要負責拓展海外融資。此外,根據以GDP為基本依據的股權分配模式,在未來亞投行的具體決策、管理運營階段,作為亞投行最大股東中國,將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既非「一家獨大」,亞投行的中國色彩也不會太過濃厚。
再者,亞投行的定位與「一帶一路」各有側重。亞投行未來奉行的是開放的區域主義,將努力打造成為「21世紀新型多邊開發銀行」,既推動現有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又將尋求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和歐洲復興銀行的深度合作、優勢互補,以其優勢和特色給現有多邊體系增添新活力,促進多邊機構共同發展,以此發展成為一個精幹、廉潔、綠色、可持續和具有21世紀先進治理理念的新型多邊金融機構,以及互利共贏和專業高效的基礎設施投融資平台。
「一帶一路」倡議的定位,則是通過政策、資金、貿易、基建和民心的互聯互通,促使相關地區與中國形成一個鬆散、比歐盟高效的經濟共同體,以此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對此,亞投行未來的使命和發展方向,和「一帶一路」的定位互有側重,二者並不存在隸屬關係。
簡而言之,亞投行的設立,相當於中國在世界上擺放了一個支點,而「一帶一路」,則是中國在支點上,架起了一根連接世界東西方的槓桿。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和民眾只有清楚地認識到亞投行與「一帶一路」的異同之處,才能更好地通過二者各自的定位、優勢,來發展、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