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負責人指出,公司確實在大力發展瓶裝飲料業務,2021年已成立了奈雪飲料科技公司,目前已推出7款瓶裝茶產品。「瓶裝茶產品是我們目前大力發展的業務,目前已推出7款產品。其中3款是回歸本味的無糖好茶——茉莉初雪、金色山脈、清歡烏龍。以及4款果汁含量≥40%的果汁茶——蜜桃烏龍茶、葡萄烏龍茶、青提香烏龍茶和荔枝紅茶。」
該負責人還介紹,這些瓶裝茶產品使用羅漢果汁代糖,更加天然健康。首批產品在官方天貓旗艦店和微商城6個小時即售罄。
據悉,奈雪的茶近期因即飲產品銷量大增,急需收購RTD(即飲飲品Ready To Drink)產線,預計投資規模5到10億元。
同時,一張某FA機構內部圖片顯示,其上市公司客戶對於RTD產線的具體要求為:產能規模達到7000-8000萬箱/年;生產線8-12條;技術要求無菌冷灌裝、自動化程度高;團隊具備超過10年工廠管理經驗。
據了解,奈雪瓶裝茶早在今年2月開始在線下大量鋪貨。據媒體報道,奈雪瓶裝飲料目前已經與多家頭部便利店品牌與新零售頭部品牌達成合作,包括全家、711、喜市多、美宜佳、高端商場OLE及盒馬等。除此之外,奈雪還着力開發校園與士多店等傳統渠道,以新消費品品牌的速度優勢刷新快消行業鋪市速度。
茶飲市場近年的火熱吸引了資本的青睞,茶顏悅色、喜茶、樂樂茶等奶茶品牌各點開花。為尋找新式茶飲新的增長曲線以及未來更多可能性,各家均將目光瞄準了瓶裝飲料賽道。此前,喜茶已推出自己的瓶裝茶品牌「喜小茶瓶裝廠」,樂樂茶也早於2020年底密集註冊了「瓶瓶茶」商標。業內人士表示,瓶裝飲料或將有望成為新式茶飲品牌們下一個掘金賽道。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奈雪在經營上已經出現了「天花板效應」,那麼要想提升業績利潤以及提振股價,就要通過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多消費人群的五多戰略去進行「破頂工程」。喜茶在瓶裝飲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奈雪此刻進入瓶裝茶領域是對喜茶的模仿,順利的話對奈雪的營收、利潤以及股價應該有一定的作用。
茶飲行業的規模在不斷擴大,據《中國餐飲品類與品牌發展報告2021》數據顯示,喜茶、奈雪的茶、茶顏悅色等品牌2020 年新增門店數量均超往年;蜜雪冰城、滬上阿姨、古茗等門店數的增長則更加迅速,均在1000 家以上;甜啦啦作為去年備受市場關註的下沉市場「新星」,今年內開出了 700 多家門店。
不斷擴大的店鋪規模,凸顯了新茶飲市場的火熱。不過潛在的風險也不容忽視。競爭白熱化之後,供大於求,單店營業收入必然下降,部分店鋪與品牌的虧損不可避免,此前社交網絡上已有新茶飲加盟商因虧損而發出哭訴。
不過,理性來看,轉換賽道也暗藏風險與苦難。喜茶、奈雪等新茶飲品牌在年輕人心目中已經站穩地位。但瓶裝飲料市場和新式茶飲不一樣,消費場景、消費頻次甚至是消費人群都不同。因此,新式茶飲入駐瓶裝飲料賽道要做好面對困難的準備。
2021年2月11日,奈雪的茶赴港上市。此後,奈雪的茶股價一路下跌,財報顯示,2021年奈雪的茶收入42.97億元,同比增長40.5%,經調整後凈利潤虧損1.45億元。這也是奈雪的茶連續第四年虧損。瓶裝茶能否成為奈雪的新增長點,還有待市場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