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樓市正從低谷逐步回暖,市場信心正在穩步重建。
過去幾個月,筆者出席飯局或朋友聚會時,常會有人向筆者詢問樓市動向及對未來的看法,但不是每次都能夠令對方感覺到滿意,縱使有很多有力的理據也是徒然。究其原因,任何討論都必須考慮個人背景及經歷,否則終究也只能各說各話,大家都得不到有用的建議。
如果跟一些重倉投資者討論,就更容易了解箇中的問題。因為他們大多是在樓市高峰期借低息貸款大舉買樓,當時資產估值高企,銀行融資環境寬鬆,讓他們得以用槓桿作大規模投資。但近年樓價下跌,高息環境加上本業生意受挫,不少人陷入財務困境。對這類投資者而言,無論筆者如何分析經濟復甦或市場利好因素,例如息口下調或旅客數字回升,他們也不會接受。壓力令他們往往滿載負能量,每事都很難以樂觀的語調來討論,因此筆者通常以輕鬆的語氣回應,讓聚會氣氛更輕鬆。
租金回報可觀 遠超定存
反觀早已清倉的投資者,情況則截然不同。他們手持充裕現金,過去數年因市場不穩而選擇穩守定期存款,財務狀況從容不迫。隨着市場環境轉變,資金流入香港,銀行同業拆息逐步回落,這些投資者開始重新配置資產,將資金從低回報的定存轉向其他投資渠道。當前樓市對他們尤具吸引力,住宅物業價格累跌三成,工商物業跌幅更高達五至六成,但租金回報穩中有升,遠超定存收益。
這類投資者對市場的負面消息,如經濟尚未完全穩定或樓市未見底的論調,表現出較從容。資金在手使其對投資環境更具信心,視野亦更為開闊,傾向以理性視角評估市場前景。
上月中筆者於公司舉辦的樓市分析會上指,下半年樓價有望回升5%,並列舉多項支撐因素:香港經濟逐步復甦、訪港旅客數字顯著增長、息口環境趨向寬鬆,以及外來人才與留學生持續增加帶動的住房需求。隨後,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預測香港樓市將進入上升周期;凱基亦同樣看好今年的樓市表現。這些跡象顯示,香港樓市正從低谷逐步回暖,市場信心正在穩步重建。投資者若成功把握轉角在即的時機,很快就可以看到豐收的日子。
(作者為利嘉閣地產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