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經濟微觀/四川缺電短期可緩解\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 宋雪濤

時間:2022-08-25 04:24:22來源:大公报

  圖:去年水電佔四川發電量82%

  近期,四川、重慶、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因電力供應緊張,陸續發布了有序用電的通知,要求部分工業企業有序用電、錯峰用電,以保障居民正常用電。由此聯想到去年9月份因能耗雙控導致的多地限電事件,市場對當前的工業生產存在一定的擔憂。但筆者認為,兩次缺電成因不同,其影響也不能同日而語。本次電力緊缺由極端氣候引起,而隨着副熱帶高壓的減弱,電力供應及工業生產有望在入秋後迎來好轉。

  成因決定缺電的持續性,本輪四川缺電的本質,就是極端高溫乾旱天氣下用電需求激增,疊加來水偏枯導致的電力供需雙緊。四川的發電結構嚴重依賴水電,乾旱對電力供應的衝擊明顯。四川2021年全年發電量4330億千瓦時,其中水電3531億千瓦時,佔比高達82%,而同期全國發電量中水電佔比僅有15%。

  相比往年,四川今年水電發電量已經處於較高水平。今年1月至7月,四川水電產量合計2018億千瓦時,相比去年增長22%,明顯高出往年同期水平。筆者認為,這可能與能源保供背景下,四川外送電力額度增加有直接的關係。今年1月至7月,四川共向外省輸出電量977億千瓦時,相比去年增加47%。

  四川7月份發電已經受到了乾旱氣候的衝擊。正常情況下,第三季是四川水力發電的旺季。2018至2021年,四川7月至9月水電發電量佔比分別為90%、89%、92%,明顯高於上半年。而今年7月,在水電發電量仍在走高的情況下,四川水電佔比明顯回落,僅有85%,較季節性水平低5個百分點。這也意味着,自7月開始,四川已經在使用其他發電方式來對水電進行補充,說明在當前情況下,四川對水力的利用程度已經基本打滿。

  7月,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平均為每秒1.7萬立方米,僅為2021年同期的65%,與當地媒體所稱「四川7月來水偏枯四成」基本脗合。而7月四川水電發電量為464億千瓦時,為去年同期118%。按照媒體所稱「四川8月來水偏枯五成」等比例推算,則8月四川水力發電量預計為去年同期的98%,即385億千瓦時。

  按照測算結果來看,在充分利用水能、不發生棄水的情況下,今年8月四川水電發電量預計與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也就是說,今年四川8月的電力缺口將主要來自於用電需求,而非水電的供給。省內需求增加預計帶來80億千瓦時的用電缺口。2021年8月,四川用電量321億千瓦時,如果按照四川電力保供調度會預計的,今年四川全省最大用電負荷比去年同期增加25%測算,則今年8月四川用電量預計約為400億千瓦時,較2021年同期多出約80億千瓦時。

  火電預計至少能填補24億千瓦時缺口。7月份四川水力發電頹勢已經初步體現,已經通過加大火力發電規模來進行對沖,四川火電發電較去年同期多出24億千瓦時。保守估計下,8月火電能夠提供的額外發電量至少應與7月持平。

  因此,考慮到充分利用水能、火電,以及四川用電負荷同比多增25%的情況下,預計8月四川用電缺口約為56億千瓦時,大約佔2021年同期四川本省用電量的17%,約佔四川「本省用電量+外送電量」的11%。

  協商調減外送電量

  最後,筆者給出三個總體判斷:

  第一,缺電影響的周期不會太長。極端高溫乾旱的氣候並不會無休止地持續下去,待氣溫、降水恢復後,電力供需的矛盾也會有所收斂。相比於煤炭供給的恢復而言,氣候的彈性顯然更大。

  第二,缺電影響的範圍不會太廣。中國整體電力供應以火電為主,因此2021年9月「缺煤+能耗雙控」對大多數依賴火電的省份都產生了衝擊。今年乾旱目前主要對四川、重慶的水電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今年煤炭供給相對充裕,火電運轉正常,因此對全國整體的供電格局衝擊有限。但由於四川還是電力外送的大省,2022年上半年,四川外送電量佔到了全國外送電量的9%,僅次於內蒙古和雲南。如果四川缺電進一步加劇,需要協商調減外送電量,則部分原本接受「西電東輸」的東部省份可能會受到間接的影響。

  第三,缺電影響的程度不會太大。據上述測算,考慮四川本省用電和外送電力後,缺口大約佔去年同期用電量的11%。再加上其他省份已經開始對四川進行電力援助,四川實際缺口會進一步下降,相當於將四川的電力缺口由多個省份共同來分擔,影響程度不會太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