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美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自6月中下旬開始上升,再度抬高了市場的避險情緒
近期美國新冠疫情出現反覆,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再次站上4萬人的高台。而受到對於美國二次疫情擔憂的影響,市場避險情緒再度提升,6月中下旬以來,美國金融市場也出現了一定的波動。如何看待未來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美國是否會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本文將針對以上問題給出筆者的看法與觀點。
3月下旬以來,全球美元流動性危機逐步緩解,進入5月份以後,隨着全球新冠疫情的逐漸控制和各國經濟重啟政策的陸續推進,美國金融市場進一步表現出投資者對於未來的樂觀預期,但到了6月中下旬,當前的美國金融市場再度出現波動。背後原因主要是由於近期美國新冠疫情的反覆,新增確診人數的提升再度抬高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同時也引發了美國是否會爆發二次疫情及美國是否會面臨第二次金融風暴的擔憂。從原因上來看,6月中下旬美國金融市場再生波瀾主要是由於近期美國新冠疫情的反覆,從美國新冠肺炎每日新增確診病例的數據上來看,4月初開始美國新冠肺炎病例人數增長進入平台期,並有緩慢的下降趨勢,但6月中旬開始可以很明顯地發現美國每日新增確診人數又開始上升。6月26日美國單日新增確診人數一度達到48392人,新增確診人數的提升再度抬高了市場的避險情緒,同時疫情的反覆也引發了美國是否會爆發二次疫情以及美國是否會面臨第二次金融風暴的擔憂。
對於當前的美國金融市場,筆者認為其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市場對於未來美國經濟走勢的判斷。而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無疑非常重要,經濟重啟的過程中如何帶動需求的恢復,後續財政刺激的力度也是重點考量的因素。對於未來的美國經濟基本面,存在以下三個要點值得關注:
關注點一: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
不同於傳統的衰退,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在一定程度上是防止疫情擴散的代價,各行各業集中停擺導致經濟數據在短時間內斷崖式下跌,回顧美國疫情應對的發展歷程,4月中旬開始美國的工作重點從防疫情向保經濟傾斜。美國疫情從3月開始爆發,第一階段以紐約州為中心,隨着該州疫情失控,其他各州的疫情也陸續爆發。4月起,美國疫情出現好轉跡象,新增確診曲線逐漸平坦,在約一個月的高位震盪後逐漸回落。5月後,新增病例人數明顯下降,從高點的單日病例新增4萬人回落。由於此前在防疫情和保經濟之間權衡不佳,特朗普民調數據持續下滑,為改善經濟狀況以增加支持率,不同於民主黨傾向於防控疫情,特朗普一直致力於推動經濟盡快重啟。
但在疫情尚未得到真正有效控制的背景下,恢復經濟與防控疫情的矛盾使得疫情的尾部被拉長,拖尾、厚尾的現象開始顯現,未來美國仍將面臨新冠疫情與經濟重啟之間的權衡問題。但隨着經濟重啟,近期多州疫情已經出現反覆。南部和中西部的人口和經濟大州成為了本次疫情反覆的主要增量來源。從另一個角度看本次美國新冠疫情的反覆,以美國的蘋果公司為例,儘管此前蘋果在美國境內的271家門店中已有過半恢復營業,但在疫情反覆影響下,又有32家重新關閉,佛羅里達州的18家門店中,僅剩兩家維持營業。
關注點二:如何帶動需求是關鍵
不同於傳統的經濟衰退,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衝擊顯現得更為迅速,從國內經驗來看,經濟重啟後,需求端的復甦是要慢於供給端的,就業形勢惡化、收入預期轉冷疊加疫情餘悸的影響,居民的消費意願的恢復或將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疫情初期,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生產端大面積接受「指令性」的停工,社會迅速停擺。供給端的勞動者與需求端的消費者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大量消費者被限制活動使全社會消費不振,企業訂單迅速收縮引發現金流緊張,進而出現破產與裁員。居民收入的減少進一步壓縮消費空間,形成「消費下行─服務業走弱─收入下降─消費下行」的循環鏈條。因此從源頭上講,經濟恢復的關鍵在於需求端的回復,但從中國經驗看,需求端的復甦明顯慢於供給端。經濟重啟後,復工復產的推進將帶來生產線和供應鏈的回補,這意味着經濟數據可能較經濟停擺時期較為快速地出現邊際改善,但就業形勢惡化、收入預期轉冷疊加疫情餘悸的影響,居民的消費意願的恢復或將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
經濟重啟的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帶動需求,提升民眾的消費意願,從當前美國個人收入與個人支出反映出的現象來看,民眾在消費方面仍舊表現得較為謹慎。從美國消費者信心情況來看,芝加哥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在經歷了3至4月底驟降後,較4月71.8的低谷有所反彈,但反彈幅度有限,消費者信心的不足更多體現於居民儲蓄習慣的改變。疫情爆發初期的3月,居民個人總收入環比下滑超2個百分點,但居民個人總支出環比下滑超過7個百分點,就業形勢惡化、收入預期轉冷疊加疫情影響,居民部門開始削減開支。
關注點三: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
回顧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推出的幾輪財政刺激政策,疫情期間美國的財政政策主要圍繞「應急」和「托底」展開,目的在於緩解各領域的現金流困境。3月6日,為應對突發疫情,美國政府簽署了83億美元緊急資金;後又於3月18日支出1920億美元以支持新冠病毒檢測和工人帶薪休假。3月底,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攬子財政政策CARES法案落地,通過共計2.2萬億美元的救助計劃,為美國家庭、企業、州和地方政府提供全方位的資金救助;次月,美國再次頒布一項4840億美元的法案,就此前CARES法案中涉及小型企業貸款的部分作出補充。
但在大規模的救助政策之下,財政刺激無疑使本身高企的美國債務負擔進一步加碼,美國財政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大。當前的低利率環境降低了政府融資的成本,但財政刺激無疑使本身高企的美國債務負擔進一步加碼。當前美債規模已經突破26萬億美元,僅年初至今,便增加超過3萬億美元。據估計,2020年5月,聯邦財政收入約1750億美元,同比下降約25%,而財政支出為5980億美元,同比增加36%。在債務壓力下,財政政策的施行會更加謹慎,財政刺激力度的持續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壓力。
美國是否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
在當前美國疫情有所抬頭的背景下,美國是否可能面臨第二輪金融風暴,以上三個關注點的表現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恢復或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對於後續美國金融市場的走勢,筆者認為當前背景下,疫情反覆帶來的避險情緒或將使得美國風險資產承壓,避險資產有所走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