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隔岸觀市\對經濟形勢要客觀評估

時間:2020-02-25 04:24:02來源:大公報

  當前形勢下,提出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對於穩定預期,具有重要意義。努力完成任務,首先要明確任務;明確任務,首先要對災疫既有經濟損失有充分估計。一段時期以來,經濟界紛紛強調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構成嚴重衝擊。但這一衝擊從短期定量看,究竟嚴重到什麼程度;從中長期定性看,究竟有無結構性趨勢性影響,尚缺少具說服力的闡述。

  此前,個別流行病學家輕言「可防可控」,對疫情的嚴重性諱莫如深、顧左右而言他。而今,一些搞經濟工作的人士,輕描淡寫,判斷一季度能有4%、5%正增長;望天打卦,斷言「中長期不改向好態勢」。這些拍腦袋的類政治表態,如果成為決策基礎,造成的危害不亞於此前對疫情的誤判。

一、要考慮經濟萎縮場景

  關於一季度增長定量預測,確實存在很大難度,需隨疫情演進不斷調整。既然是預測,就不能犯方向性錯誤,不能有量級的偏差。如果半個月之前,預測一季度有3%到5%增長,尚值得商榷的話,今日還維持該判斷,則是謬以千里。

  GDP的統計方法、統計口徑固然複雜玄妙,但其本質是居民一段時期內經濟活動創造財富總量的測度。回歸常識:一個季度三個月,其中,十幾億人口待在家裏近一個月,經濟居然還實現若干正增長,怎有可能?

  假定1月份、3月份都能一切如常,且實現6%的增長,那麼,2月份工作量最多萎縮12%(兩個6%),三個月加總才正好實現零增長。從目前披露的開工率、電廠耗煤、發送旅客、集裝箱吞吐、城市擁堵指數、乘用車銷售等一系列高頻數據看,2月份工作量萎縮程度顯然超過這一水平。

  市場預測出現如此大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多年來,我們習慣了正增長,一些研究者並不清楚國民經濟核算,容易將2月份經濟規模的絕對萎縮,誤解為增速下行,沒有從1月、3月的正增長中減除萎縮的工作量。其次,宣傳的力量不能移山,卻能使人看不到有山在移。我們更願意傳播正能量,更願意被疫情期間個別需求逆向繁榮的樹葉障住眼睛。最後,此前經濟數據的瑕疵,讓我們輕視了統計工作的嚴肅性,戲言所謂「統計保增長」。筆者相信官方統計不會因為疫情改變口徑,更不可能對核算數據做量級上的調整。

  高估一季度經濟正增長的政策後果,就是刻舟求劍,指望通過隨後幾個季度的逆向政策刺激,將全年增速鎖定在實現翻番所需的某個水平上。這太難了。簡單估算,一季度若沒有經濟增長,隨後三個季度的當季增速必須達到7%,全年平均下來經濟增速才可能超過5%。中國經濟季度增速最近一次達到7%,還是2017年二、三季度的事。在經濟總量擴大、下行趨勢不改情況下,要想通過逆向調節達到7%增速,所需的政策力度必然超出一般刺激政策邊界,必然以更顯著的結構惡化、更大規模的潛力透支為代價。

  疫情衝擊之下,目標任務一切如常,反而反常。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議定的事項,不涵蓋疫情因素。全國兩會尚未召開,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尚未通過法定程序確認公布。屆時進一步強調小康社會的民生保障、社會建設含義;根據一季度經濟損失的嚴重程度,調整增速目標並淡化之,人民能夠理解、能夠接受。目標切合實際,任務自然完成。

二、要考慮中長期趨勢變化

  疫情不改變中國經濟中長期向好態勢的判斷,是個願景。需要問兩個問題:一是原有中長期趨勢是否是向好;二是這一趨勢是否會改變,是否需要改變。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客觀存在。此時此刻,各方都在評估中國社會治理的真實狀況,都在考察應對策略應急管理能力,事後一定會在對華政策方面有所反應。至於方向是什麼,不完全取決於我們,也不完全取決於對方。疫情爆發前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達成,為防控應對提供了和緩的外部環境,避免了內外共振局面的出現。下一步疫後恢復期間,緩和態勢需要延續。

  經濟加速下行態勢需要逆轉。由中長期變量趨勢性變化決定的潛在增長率下行態勢,不會因疫情衝擊惡化,當然,也不會因之好轉。我們尤其需要關注近年來,中國經濟領域出現的新變化。

  2018年以來,中國經濟在原有中長期增速緩慢下行基礎上,又疊加了一個新的加速下行態勢。背後的原因,顯然要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去找。坦率說,改革開放以來推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微觀激勵制度基礎,在過去幾年被擱置被改變;一些常識、定論,再度成為問題。與此同時,新的激勵約束機制尚沒有建立。疫情後,如果不改,中國經濟將順勢下滑到更低的增速平台。

  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張岸元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