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不出所廖\新低說法有誤導 經濟不會硬着陸

時間:2019-11-08 04:24:19來源:大公報

  圖: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上月中公布數據所得,中國GDP第三季增長6%。這是自1992年有記錄以來最低的數字。而在中美貿易戰硝煙瀰漫的形勢下已經是不錯的表現

  市場上經常有經濟增長速度為「X年新低」的說法,如去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數據出來後說是「二十八年新低」;最近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數據出來後又說是「二十九年新低」。當然,對一般經濟體而言,以「X年新低」描述經濟增長速度在X年間為最低的不正常或糟糕的狀態,有一定的意義。但筆者在此想強調的是,對於現階段的中國經濟而言,這種說法的意義值得商榷。\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 廖 群

  更有甚者,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聲稱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是「五十七年新低」,真不知道這是他的哪位經濟智囊給他提供的數據。對於特朗普的言論就不要那麼認真了,不靠譜是常態,只當笑料即可。但2018年與2019年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分別是「二十八年新低」與「二十九年新低」確是事實。可事實歸事實,有多大的意義卻是另外一碼事。實際上,以此來說明中國經濟的表現多麼地不正常或糟糕是沒有多大意義的,而且有誤導性。

  為何這樣說?首先應該了解當下中國經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發展階段。

  談到經濟發展階段,人們會自然想到經濟周期理論。現代經濟周期理論分別考察經濟波動的三種周期,短周期、中周期與長周期,分別對應的是基欽周期,朱拉格周期與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這三大周期實際上都是商業性周期,短周期、中周期與長周期分別由庫存變動、設備投資與創新性技術革命等商業活動的運行規律所形成。但筆者認為,對現階段中國經濟而言,與此三種經濟周期相比,更為重要的,或稱為主旋律的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周期。

  中國崛起的歷史性

  所謂中國經濟的崛起周期,不是商業性的,而是歷史性的。此話怎講?應該認清的大趨勢是,近一千五百年來中國經濟在世界前一千年左右領先,後五百年左右由於沒有跟上工業與科技革命的步伐而落後,而現在正在重返世界前列。可以說,這一重返世界前列的過程從上世紀辛亥革命或「五四」運動時就在艱難中開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強力推動,而1978年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以經濟崛起之勢取得了實質性與巨大的進展。這就是20世紀與21世紀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或主旋律,其中光彩奪目的是過去四十年的經濟崛起。

  過去四十年的經濟崛起本身也有周期性,但這種周期性更多的是歷史性的而非商業性的,歷史性地重返世界前列是其本質。而正是由於這一本質,此周期性的時間長度是跨世紀的,而其上升與下降體現在經濟增長速度的加速與減速而非正與負,這兩點與前述的三種商業性的經濟周期是大為不同的。綜觀過去四十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從來沒有一年負增長,最低增長速度為1990年的3.84%。所以,要分析「X年新低」說法的意義,與其是應用經濟周期理論,還不如考察經濟崛起的周期性特點。

  那麼,中國經濟崛起的周期性特點又是什麼呢?既然是周期性當然有上升與下降,如前所說對中國經濟崛起而言就是增長速度的加速與減速。這就是說,中國經濟過去四十年與今後若干年的崛起過程也必然呈現生命周期的特徵,即經濟增長速度先加速後減速;當中必有一個增長拐點,拐點前為加速,拐點後為減速。實際上,這個拐點在2010年已經出現,此前的三十二年,即1978至2010年,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為9.8%,此後的七年,即2011年至2018年,年均增長速度為7.6%,且呈逐年減速態勢。

  增長減速是常態

  此處有必要強調,無論是根據經濟周期還是生命周期理論,一個周期無論是上升期的上升還是下降期的下降都是漸進式的,即是逐漸而非陡然地上升與下降。就像一個男孩身高的增幅,上升期至12歲到達拐點,此後進入下降期但不是陡然而是逐漸地下降,直至20歲左右時降為0。所以,中國經濟在2010年跨過增長拐點後,其增長速度逐漸而非陡然地減速,至2018年年均仍達7.6%,雖比拐點前三十二年的9.8%降低不少但仍是高速(就經濟增長而言6%以上就算高速)。

  今後二十至三十年,這一減速過程仍將持續,但依然是逐漸的,年均增長速度雖不能維持高速但可以保持在4%至6%的中高速水平。所以那種認為中國經濟過了拐點後就將硬着陸或增長期完結的觀點與預測是既違反周期理論又缺乏歷史觀的。筆者有信心今後二十至三十年中國經濟仍將中高速增長,直至人均GDP達到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但同時,既然已經進入逐漸減速期,那麼每年的增長速度逐年降低就是常態,或是正常的,只要降幅在預期的範圍內,就並非是出現了多大的問題,而是經濟崛起的周期性使然,就不用大驚小怪,進而「X年新低」的說法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比如,經過了四十年的高速增長後,中國經濟今年前三季度6.2%的增長速度為1990年以來的「二十九年新低」,但這一增長速度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為最快(超過印度上半年的5.4%),按高速的定義仍屬高速經濟增長,在中美貿易戰硝煙瀰漫的形勢下已經是不錯的表現了,而絕非像「二十九年新低」所給人的印象那麼糟糕。

  而且,今後的增長速度肯定會破六,逐漸地降至5.5%-6.0%、5.0%-5.5%、4.5%-5.0%、4.0%-4.5%,但這些仍是中高速增長,如能實現將在二十年左右的時間把中國經濟帶入發達經濟體行列,其成就與意義之大不言而喻。但同時它們又都低於2019年的6.2%,就更低於之前二十九年的6.2%以上了,因而必然是今後每過X年就是「29+X年新低」,如過五年將是「三十四年新低」,過另一個五年是「三十九年新低」,再過一個五年又是「四十四年新低」……

  但是說這個又有什麼意義呢?就像說一個男孩的身高增幅12歲後每年都是「一年新低」、「兩年新低」、「八年新低」,有意義嗎?如果說有意義則只能是誤導性的,即誤導人們將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四十年後進入中高速增長,這樣一個世人都羨慕不已的表現看作是一個糟糕的結果。豈非誤人又誤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