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見圖)認為,疫情可說是一個契機,加速了全球經濟從實體經濟轉型至數字經濟步伐。他特別提到,明年在北京召開的冬季奧運會將首次大規模使用數字貨幣,這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
程實引用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2020年是疫情爆發的第一年,全球有統計數據的190個國家,只有30個能夠錄得經濟增長,今年則增加至90個,並預測明年有140個的經濟可以按年增長,數字反映疫情肆虐3年後,全球經濟在緩慢恢復。但程實指出,在這140個經濟增長的國家中,只有15個可以到達歷史平均增長水平,數字反映實體經濟仍然面臨很大壓力。
相對實體經濟,數字經濟通常被稱為虛擬經濟,程實認為這種描述容易令人有種虛幻、不真實的感覺;他指出,其實目前數字經濟在全球經濟比重已經超過40%以上,已經是實體經濟的一部分,不能以虛幻視之。
舉例說,於2018年疫情爆發前,全球65家主要央行,只有16家認可數字貨幣方向,但到了2020年疫情爆發後,數目已經增至56家,而現在,全球所有主要央行都在為數字貨幣做試點工作,顯示全球央行態度都已經有扭轉。程實相信明年年初的北京冬奧會,會見到數字貨幣真正落地,數字經濟將會邁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