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圖:舒同書法作品。右圖:舒同書法學術交流會現場。
【大公報訊】記者孔雯瓊上海報道:舒同是自成一體的書法大師,也是中國書法事業的繼承者與開拓者,中國書協的首任主席。他的一生伴隨革命進程,在戰火與筆墨之間塑造了獨樹一幟的「舒體」。今年是舒同120周年誕辰。日前,上海海派藝術館推出「筆陣橫掃─舒同120周年誕辰書法文獻展」,並舉辦「筆陣橫掃─舒同書法學術交流會」,以文獻展示與學術交流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梳理當代書法大師舒同的藝術成就與貫穿筆墨人生的時代精神。
革命精神與書法藝術並軌
交流會上,匯聚全國書法界、文化界、評論界的權威專家。與會嘉賓圍繞「舒同與二十世紀書法變革」「舒體的筆墨體系與美學價值」「革命書寫與藝術人格」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審視舒同在中國近現代書法史上的開拓性貢獻,進一步豐富了對舒同藝術精神與人格魅力的立體認知。
軍旅書法家、上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原副主任童世平表示,「舒同不僅是書法名家,更是一位資深的無產階級革命者。」童世平指出,舒同的黨齡可追溯至1926年的大革命時期。同時,他也是人民軍隊的軍政兼優卓越的政治工作領導人,戰爭年代、紅軍時期都在政治領導崗位上,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擔任過總政治部的秘書長兼宣傳部長。
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丁申陽在發言中高度評價了舒同以革命精神滋養書法風骨的獨特創造。他指出,舒同能夠獨創「舒體」,並非「隨手寫寫」所得,而是來自其革命者身份所積澱的深厚歷史底蘊。在丁申陽看來,舒同不僅以「舒體」開創現代書風,更以自身革命家與書法家雙重身份構築起新中國書法的重要基石。
在「筆陣橫掃─舒同120周年誕辰書法文獻展」上,集中呈現舒同先生書法作品文獻複製品50餘組(件),涵蓋其代表性榜書、毛澤東詩詞題材創作、自書詩及題字等多種類型。展覽系統展現舒同從長征時期筆戈並舉到創立「舒體」書風的藝術歷程,突出其「七分半」字體融會楷、行、草、篆、隸與顏、柳、何紹基等名家精髓的獨特風格。觀眾可近距離欣賞《長征》《清平樂.六盤山》《黃鶴樓》《宋慶齡故居》《全國農展館》《許家崖水庫》等經典作品的複製文獻,感受其筆墨中蘊含的雄渾氣魄與時代溫度。
圖片:大公報記者孔雯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