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開幕式上,一條色彩斑斕的「巨魚」在夜空中緩緩游過。它長着龍的頭,魚的身子,鱗片在燈光下波光粼粼,這條來自古老傳說的鰲魚,彷彿穿越千年來到現場,無數觀眾被這充滿神話色彩的場景震撼。
鰲魚不是普通的魚,在民間傳說中,鰲魚曾在大禹治水時挺身相助,《列仙傳》記載:「巨鰲載山,負蓬萊抃滄海。」說它的力氣很大。古代考狀元,迎榜站在皇宮前石階上鎸刻的巨鰲頭部,就叫「獨佔鰲頭」,意思是拿了第一。傳說中鰲魚是鯉魚跳過龍門變成的,就像運動員經過艱苦的訓練,最終在賽場上脫穎而出,一次次突破自己,就是在跳自己的「龍門」。古老的吉祥符號,在體育盛宴中成為力爭上游的競技精神,蘊含的意義精妙。
在嶺南傳統中,逢年過節人們會舞鰲魚,祈求好運氣。香港的長洲太平清醮巡遊中,也常見鰲魚舞的身影,他們與舞獅隊伍一同穿行於街巷。在黃大仙、車公廟傳統廟宇的石刻或木雕中,也常能見到鰲魚托起廟宇橫樑或守護門庭的形象,象徵着穩固與吉祥。全運會開幕放鰲魚出來,也是希望賽事順利,運動員能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賽事已經落幕,獎牌各有歸屬,但那條游過我們共同記憶的鰲魚不會消失,它從古老的故事中游出來,向未來的彼岸游去,告訴我們,體育是對超越自我的永恆追求,奮鬥的精神永遠不會過時,還有文化的真諦不再固守形式,而是以新的姿態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