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的啫啫大餐。
在廣東人的餐桌上,有一種聲音能瞬間喚醒食慾,那就是「啫啫」聲。這個詞乍聽陌生,其實是粵語中模仿食物在高溫鐵鍋中翻炒時發出的聲響。「啫啫煲」正是粵菜中一種獨特的烹飪方式,集聲、色、香、味於一體,堪稱視聽味覺三重盛宴。
在廣東,萬物、四季,皆可「啫」。走地雞、豬膶、黃鱔、排骨、牛蛙……這些食材看似平凡,卻在熱鍋高溫的加持下,綻放出最本真的香氣。當一煲剛出爐的啫啫雞煲滋啦滋啦地被端上桌,這股熱氣騰騰、油香撲鼻的聲響,彷彿是粵菜的開場白──它不只是吃的前奏,更是味覺的邀請函。
啫啫煲的精髓,在於「猛火短炒」,將食材放入燒得滾燙的砂煲或鐵鍋中迅速爆炒,火候掌握極為關鍵。師傅往往會先將調味料與配料爆香,再加入主材料快速翻炒,待香氣四溢時立即上桌,讓食材在餘熱中繼續燜熟,保持嫩滑與多汁的口感。這種做法既保留了食材原始風味,又讓調味更充分滲透。
除了技藝,啫啫文化更是一種熱鬧的飲食體驗。在街頭小館或老字號酒樓裏,一鍋鍋啫啫煲端上桌,聲聲入耳,香氣繞樑,與親友圍桌而坐,拎起啤酒,配上一口剛出爐的啫鱔或啫排骨,那種酣暢淋漓的快感,是屬於廣東人獨有的食之節奏。
「啫」不只限於某幾道菜,而是幾乎無所不包。有人啫海鮮,有人啫菜心,甚至豆腐與麵筋都能入煲,變化多端,口味豐富。這不僅展現了粵菜對食材運用的靈活與創意,也體現出廣東人對「熱氣騰騰、夠香夠味」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