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墟 里/過 敏\葉 歌

時間:2025-03-21 05:02:25來源:大公报

  和大學的中文學生共進午餐並練習口語時,聊到食物過敏。有美國學生對蘋果、橙子和梨過敏,一吃就喉嚨、耳朵發癢,但吃菠蘿、香蕉、西瓜沒事,我有點驚訝。美國人的食物過敏千奇百怪,除了可能致命的花生過敏,還有對雞蛋、海鮮、堅果、水果和麥麩過敏的。另外,對落葉、花粉、灰塵過敏的也不在少數。

  食品過敏有時會造成嚴重後果。去年中秋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舉辦慶祝晚會,有嘴饞心急的學生沒仔細閱讀月餅的食材告示,誤食花生,結果被直升機送到醫院搶救。所以,有美國家長未雨綢繆,在孩子嬰兒時期每天讓他們嘗點花生醬,防範日後可能產生的過敏。也有研究發現,小時候家裏養過毛絨寵物者,成年後對空氣傳播物過敏的概率會大大降低。道理一樣,都是通過提早、適量的(負面)體驗逐步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日後才不至於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濫殺無辜」,給健康造成負擔甚至帶來生命危險。

  由此想到美國人在教育中對「安全環境」的強調。有人表示從來不信學習應該是「安全」的,因為只有讓你感到「不適」的知識才能引發深思,帶來改變,而只是肯定固有觀點、原有視角的知識不值得花時間、精力去獲取。我的看法沒那麼絕對。不過,固守成見,不願或不敢「越界」探索的確造成了某些聰明學生思想狹隘,思維刻板,讓人可惜。

  總之,無論是生理、心理還是腦力方面,想提高健康水平,廣譜、多元的體驗必不可少。即使引發暫時的負面反應,長此以往也能培養堅韌意志,免得稍有風吹草動就全面崩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