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走進「李府」\胡一峰

時間:2025-03-07 05:02:29來源:大公报

  安徽名人多,故居也多。李鴻章故居位於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中段,當地人稱為「李府」。走進步行街,同行的友人抬手畫了個半圓,笑着說,這半條街都是李家的。走進「李府」,講解員證實了友人的說辭。從同治年間開始,李鴻章及其兄弟在合肥廣置房產,聚族而居。斗轉星移,滄海桑田,歷史風浪淘洗,目前供人參觀的只剩李鴻章故居,其餘的都已經拆除另做他用了。

  這座宅院由南向北分為五進,即門廳、前廳、中廳和走馬轉心樓,屬於比較典型的晚清江淮文人士大夫民居。屋內陳列李鴻章生平歷史圖片,若對晚清史感興趣,在這裏應能激發新的感悟。我上學時以中國近現代史為專業,雖未專門研究,對李鴻章的人生起伏亦有所了解。不過,走進這所他修建和居住的宅子,細看牆上的歷史圖片,依然頗有感觸。

  晚年的李鴻章把清王朝比作一間破紙屋,自嘲為裱糊匠,說自己辦了一輩子的事,終究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而已。又有傳說李鴻章臨終前曾作絕命詩一首:「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對照着看,更能體會衰世重臣的惆悵沉痛。在李鴻章外事活動的展區,我專門看了他在《辛丑條約》上的簽字,對於這個類似於「肅」的「怪字」,有人說取自他的爵位「一等肅毅伯」,表明他代表朝廷而非個人簽的這個字;有人說是他為了逃避歷史罵名而耍的小聰明;還有人說其實這是專用於簽名的「花押」,其中藏着「李鴻章」三字……

  走出李府,步行街的喧鬧不能澆滅我心中的思索,讀懂李鴻章,才能讀懂時代大變局下的晚清中國,因為他之於那個時代,既是縮影,也是推手。   (行走合肥之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