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遇見「老佛爺」\胡一峰

時間:2024-11-22 05:02:27來源:大公报

  到巴黎的人,心願清單裏大概率有「老佛爺」,如果這個人是中國人,那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老佛爺」不是大清西太后,而一座規模龐大的百貨商店,緊鄰巴黎歌劇院,誕生於一八九四年,法語名Galeries Lafayette,諧音譯作「老佛爺」。我到的那天,不知是否因為趕上一百三十周年慶,商場似乎特別熱鬧,擁擠的人群和內部奢華的巨型圓頂,營造出狂歡的氣氛。而這裏每日舉行的正是全球購物者的狂歡。

  登上老佛爺頂樓露台可俯瞰巴黎勝景,近旁的歌劇院,遠處的艾菲爾鐵塔,皆收眼底。露台上觀景拍照的人頗為壯觀,我拍了幾張照,擠出人群,下到室內,才覺露台原來如此清靜。六層的百貨大樓,每一層都是人擠人。他們似乎不是來購物的,而是來「朝聖」的。或許,對於「血拚族」來說,購物本就是一次朝聖。

  我們既已走出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購物自然是生活必需。但前來「拜見」老佛爺的都不是為了購買生活必需品而來。這座宏偉的購物宮殿裏,可購之物琳琅滿目,卻沒有真正的生活必需品。沐浴在老佛爺巨型鏤金雕花穹頂的流彩金光之下,人們走進了屬於自己的鍍金時代,挑選一件件商品,把一個個品牌標籤貼在自己身上,陶醉在巨大的情緒價值之中。雖然樓層導購欄上沒有中文,但大多數櫃台安排了中文服務,尤其是奢侈品店,指引排隊的、導購的、收銀的都是東方面孔,以一口流利的漢語推薦當季新款,辦理退稅手續。

  我走過老佛爺周邊的街巷時,看到好幾家中餐館,川湘菜、江浙菜皆有,還有麻辣燙。從老佛爺裏拎出了大包小包的同胞聚在這裏,品嘗着家鄉菜式的味道,交流着異域掃貨的經驗。對於很多國人而言,沒有老佛爺的巴黎蒼白乏味;對巴黎而言,沒有中國人的老佛爺黯然失色。

(旅法紀行之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