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鄉音無改\胡一峰

時間:2023-05-26 04:25:34來源:大公报

  賀知章的名句「鄉音無改鬢毛衰」,此處說「鄉音」的究竟是誰,向有爭論,有說乃作者自述心聲,有說乃相見不相識的「兒童」。

  照前說,作者離鄉多年鄉音依舊,實屬難得。我離鄉二十載,好幾年前與老鄉作鄉談時已被批評「不正宗」。鄉音與普通話之間的換乘是文字。方言固有「文讀」之法,但南方話有些音不知該對應什麼字而無法轉化,普通話的一些內容「鄉讀」出來後,又怎麼聽怎麼怪,好比穿着不合腳的鞋趕路,也能邁開腿,每走一步都覺得彆扭。依後說,家鄉的年輕一代自然能鄉音,但語言是活在變化中的,方言也是,代際之間的差別雖不如異鄉那麼大,恐也不會「未改」吧。

  發這一通感慨,是因為我發現自己在外日久,口音不但沒消失,還似乎比以前更重了。我說的「以前」是剛到北京的時候。有一陣子,當我介紹自己是浙江人時,對方常會說「看着不像」,不像的原因,大概有二,其一,長得粗心大意,與細膩秀氣的浙江人人設大相徑庭;其二,浙江口音不重。想起來,那時我確實刻意區分平舌音與翹舌音、前鼻音與後鼻音,力圖掩蓋口音中關於南方的蛛絲馬跡,倒不是對地域有什麼看法,只是一個抱了入鄉隨俗念頭的年輕人在努力融入新的環境。

  後來,可能因為適應或自以為適應了環境,對口音不那麼注意了,舌頭便如放鬆了的彈簧,逐漸往回收,或許有一天它終要回到沒被改變的樣子。當然,一根長時間拉伸的彈簧,即便兩頭拉力消失,也無法回復原樣,只好不鬆不緊、尷尷尬尬地耷拉在那裏,一如我啥也不是的口音。

  如果非要再找個客觀原因掩蓋我舌頭的怠懶,我以為是網絡社交減少了當面說話,有些本該舌頭出力的話變成了對話框裏的文字,另一些本是連續性的對話成了一段一段的語音,書面或半書面的「交談」無需字正腔圓,自然也就可以放飛舌頭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