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靈境」談\胡一峰

時間:2021-12-08 04:26:50來源:大公报

  「元宇宙」是不是風口現在還講不清楚,但這股風是颳起來了。風力所及,把已有些沉寂的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也吹了起來。有意思的是,這一輪大風裏,出現了一個小插曲,就是VR的翻譯。

  Virtual reality目前普遍接受的譯法是「虛擬現實」。然而,最近有人找出科學家錢學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信件,發現早在幾十年前,錢先生已經給「虛擬現實」提供了一種更加優雅的譯法:「靈境」。

  我讀了網友發布的錢先生一九九○年至一九九八年期間的幾封信,感到錢先生選擇「靈境」一詞是經過反覆推敲斟酌的。在一封信中,他提到,virtual reality是指用科學技術向接受的人輸送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以至嗅覺的信息,使接受者感知如親身臨境。這個詞可以譯為「人為景境」或「靈境」。又表示,他更喜歡「靈境」,因為「中國味特濃」。在另一封信中,他還專門辨析說明,用「靈境」而不是「臨境」,是為了突出這個境是「虛」的。

  在中國文化中,「靈境」可以指宗教勝地。頤和園原有一片「須彌靈境」建築群,可惜毀於英法聯軍之手。此外,「靈境」也可以表示某種藝術境界。美學家宗白華先生把中國藝術對意境的創構分為三個層次,「直觀感相的模寫,活躍生命的傳達,最高靈境的啟示」,靈境是一種高級的意境。他引用古人的話「卒讀之而皎皎明月,仙仙白雲,鴻雁高翔,墜葉如雨,不知其何以沖然而澹,翛然而遠也。」指出這就是「靈境」。他還認為,西方的象徵主義、表現主義、後期印象派,這些藝術流派的旨趣也屬於靈境的層次。

  文字會產生聯想。在景教文獻中,耶穌曾被譯作「移鼠」,被後世研究者批評選字不當。與「虛擬現實」硬朗的直譯風相比,「靈境」更有浪漫氣息。而且它把重點放在主體的感受,或許更符合虛擬技術的深層內核。無怪乎網友讀了錢先生的信後紛紛感慨那一代科學家的浪漫。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