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漂遊記/城市中的佛系\杜 若

時間:2021-09-14 04:27:25來源:大公报

  近日一直傳聞颱風要登陸本港,颱風雖未至,卻將附近水汽都吸走似的,將暑氣留在香港。這樣燥熱的環境裏,人都顯得浮躁無比。我的朋友們卻有不少人走上了慈山寺,尋覓一絲城市裏的佛系。

  從大埔出發,不消多久,就看到一尊巨大的白色觀音像,立於半山,坐北朝南。其右手持智慧寶珠,左手持淨瓶,施灑淨水。觀音頭部微微低垂,俯瞰眾生。高度達七十六米,在公路上能清晰看到。觀音之下,踏入山門,便是慈山寺。

  雖然作為佛教場所,慈山寺卻有着現代的管理和弘法模式。如果僅是參觀,可以個人或是團體預約參觀;如果想深入學習,有禪七的工作坊;如果想做義工,也有赴學校或是赴社群之中的義工活動。朋友們在慈山寺裏也真的很清淨,他們有的試着學習禪定,有的謄寫經文,更有些跪坐誦經,皆是為了尋覓內心的安寧,相信他們也真的尋覓到了自己的那絲佛心。

  或許是內心還缺着佛緣,因此雖然距離不遠,我卻從未去過慈山寺。生活在香港這個繁忙無比的城市,我嚮往的是那種隱匿於水泥森林之中的簡單生活。相對於壯闊宏偉的慈山寺,我更嚮往那種坐落在城市之中的小小禪院,甚至某些就在寫字樓之中的道場,進入之後即可與法師們如朋友一般聊上兩句,並非是為了特定的宗教意圖,而是簡單的修身養心。這或許是我更鍾意於寄託自己心思的地方。

  當代都市,人人辛勞,眾生皆苦。一杯清茶,一隻正在身旁偷懶安睡的貓咪,舒適的溫度與恰到好處的一點壓力,或許是我心中理想的「佛系人生」吧。

  但生活如同上了發條的機器一般,瑣事不斷,工作壓力不竭,或許還真是應該尋個時間,去一趟慈山寺,望着頭頂的觀音,思索一下未來的去路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