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童眼觀世\文化紐帶\梁 戴

時間:2020-02-20 04:24:00來源:大公報

  中日是一衣帶水的近鄰,有着幾千年文化紐帶。近月疫情爆發,日本由政府以至民間均展現善意,出錢出力幫助中國抗疫,部分國人開始醒覺原來兩國之間,竟有這麼淵源深厚的共同語言。  一些日本捐贈給武漢的物資包裝箱上印着「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的句子。前一句是佛偈,話說一千三百多年前,日本有一個長屋王,給唐朝的眾僧送了一千件袈裟,每件袈裟上都繡着:「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寄諸佛子,共結來緣。」後來唐朝的鑒真和尚看了深受感動,毅然六渡扶桑,譜寫了中日交流歷史。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更早,出自春秋時期的《詩經.秦風.無衣》。據《左傳》記載,魯定公四年,吳國軍隊攻陷楚國國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

  包裝箱上還有引用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的「送柴侍御」:「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以及自創的小詩:「遼河雪融,富山花開;同氣連枝,共盼春來。」這些老祖宗的詩詞典故,如果不是日本友人寫在援助物資上,也許一些人都忘記了。

  日本一間商店的口罩被搶購一空,店主貼出告示:「沒有不停的雨,天一定會晴。互相爭就不足,互相分就有餘。」這首哲理詩出自日本着名詩人及書法家相田光男的手筆。中國大文豪蘇軾也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之句,風雨始終有朝一日會過去,再回首今日的苦難,或一切如空。

  感激日本友人,除了雪中送炭的物資外,也展示共同的文化淵源。一直以來,由於歷史的恩怨,在學習日本文化時,部分國人總是有情感上的疙瘩。是其是,非其非,求同存異後,中日還有很多值得互鑒之處。

逢周二、四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