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作為「文體」的網絡/胡一峰

時間:2019-12-06 04:27:05來源:大公報

  在一次學術活動中,我講到現在「網絡文藝」很熱鬧,甚至成了一種標籤。不過,這個概念值得認真推敲,有的文藝作品的題材和網絡密切相關,並不被認為是「網絡文藝」,還有的作品內容和網絡毫無關係,只因為在網上傳播,就戴上了「網絡文藝」的帽子。互聯網繼續發展,網絡文藝總會取得獨立的形態。講完後,一個年輕的與會者告訴我,有一種軟件生成的「對話小說」,不妨一讀。

  我下載軟件一看,果然很有意思。「對話小說」有點像劇本,情節和故事由對話完成。不過,「對話小說」模仿的是社交媒體的場景,基礎的文本形式是對話框,這讓閱讀者有了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彷彿自己成了小說中的對話者之一。當然,代入感本身並不新鮮,讀《紅樓夢》把自己假想成賈寶玉、林黛玉的代不乏人。新鮮的是對話小說給人的代入感來自於網絡經驗。

  為此,「對話小說」可算是網絡文藝獨立形態之一種。一來,它有非此不可的網絡創作工具,就好像攝影的工具是照相機,電影的工具是攝像機。二來,它的創作和接受的經驗都源於網絡生活體驗。

  近來,機器人寫詩作文很受關注。其實,不論視為寫作的主體還是工具,機器人寫作目前仍是人類傳統寫作的復刻。而在「對話小說」裏,網絡經驗與網絡形式實現了結合,內容因為形式化而變得與眾不同,形式則因承載內容而擁有了獨立地位。我以為,這樣的結局才能讓網絡文藝真正成為一種「文體」。也正是「文體」上的突破,才讓我們得以確認網絡文藝之新具有文藝史的意義。

  事實上,又何止文藝,網絡對人類思想和情感的影響,都在催生着獨立的形式。或許也只有獨立形式產生時,網絡文明的新形態才能真正誕生吧。推薦我閱讀「對話小說」的網生代,是這種已露頭的新文明的主人,必須報以理解和敬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