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微言錄\愛國\葦 鳴

時間:2019-10-21 04:24:12來源:大公報

  愛國這個價值觀本來是正能量滿滿的;任何人發自內心的愛國,應該是一種不可被剝奪的人權。但我為什麼還會在下筆之際,心情忐忑呢?

  這種價值觀在西方是備受肯定的。西方人一般都會認為愛國主義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但即使你「不太愛國」也不要緊,只要你沒有做過任何叛國或推動內亂的非法行為即可。也由此可見西方對愛國與否的底線,一般定在有沒有干犯叛國罪(美國把內亂納入此罪)這一條法律上。

  內地相關的情況卻有些差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些所謂的學者、公共知識分子、詩人、作家、名流、網紅等等一波接一波地,把愛國者污名化。他們打着西方的一些概念和口號,迷惑着一些心智未成熟卻又僅憑有限的資訊和知識而確信西方優越性的年輕人,大夥兒一起抱團熱烈地崇洋媚外。這種趨勢早在幾年前已發展成為一股潮流。當你在社交時被人稱為愛國者,先別高興得太快,必須先琢磨清楚語境,因為當今這種形容已未必就是一種肯定,更有可能是譏諷、調侃或一種負面的標籤呢。曾幾何時,歷史教科書上的民族英雄岳飛,被人批判成妨礙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罪人,而遺臭未及千年的漢奸秦檜卻有人為之平反。這種現象正常嗎?當然不,我們都很無奈,但可以做些什麼呢?這個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中,除了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外,還有部分的反愛國主義者在引此為榮呢。不過,說到底這些行為還沒有直接犯法。

  但若以近日香港暴動為例,則參與者或已觸犯了中國刑法中第102條起的一系列罪名,包括了叛國和內亂。而亂港分子說的「沒大台、沒組織和沒外國勢力」等等,其實是為了逃避國家的刑責罷了。

  逢周一見報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