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家肥屋潤的象徵\李英豪

時間:2019-02-22 03:18:38來源:大公報

  我國祖先在新石器時代,早已懂得把捕獵回來的野豬豢養和馴化,照管和繁殖。且看「家」字的構成,上方部首為「宀」,《說文》指「交覆深屋也,象形」;下方部首為「豕」,古人多稱豬為豕。字形顯示,古代穴居野處的原始民族,開始安定下來,蓋房子定居,圍養豬等動物,主要作日常食用。這個「家」字,可以說是先民從狩獵和遊牧民族的生活,轉型為畜牧,並進一步耕種,逐漸發展成氏族的農業社會,不少皆屬豬農。筆者研究時,發現河南省北部有一個名「豕韋」的古部族,就是以豬作為其圖騰。

  《爾雅.釋獸注》載豕子即豬,通名為「彘」和「豨」。嚴格來說,古時河南地區稱「彘」,江東吳楚一帶叫作「豨」(見《纂文》)。至於關東大多依前者稱謂,或直呼為「豕」;東南吳揚之間才通稱「豬」;但山豬之子則名「豚」。此外,更有趣的,是依據性別、年齡和大小,而有不同稱呼。例如雄豬稱「豭」,雌性稱「豶」;一歲者名「豵」,三歲者名「豭」;大的稱「豝」,小的稱「䝒」。

  原始民族還不懂養豬前,對野豬的兇狠和橫衝直撞行為深感害怕,從而崇拜,予以神化,迷信能驅祟化吉;直至家養後,發覺不斷地繁殖,可帶來財富,甚至變成貧富的標誌。考古學家分別先後在陝西半坡遺址、姜寨遺址,以及山東泰安大汶口原始遺址,發現一些豬下顎骨與頭骨,推算是那時家裏擁有很多代表財富的豬隻之「富戶」,用豬隨葬。以顯示「家肥屋潤」。

  這種「富豬」觀念,至漢代和魏晉六朝,依然存在,豕多用石製;身佩玉豬,等於佩戴着財富;以「漢八刀」簡單線條雕成的方柱形「玉握豕」,乃握在逝者手裏,以示握了財富去,與新石器時代山東先民逝去常常手握豬的太齒一樣。至盛唐,富人則喜歡生前以美玉圓雕肥豬(見附圖),造型寫實,雕塑感特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