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粥」而復始/蓬 山

時間:2018-10-20 03:17:08來源:大公報

  在做飯前進行民意調查,是家庭主婦的美德。每每在準備晚飯前,媽媽會問:「喝粥行嗎?」於是大家揉着肚子裏尚未消化完的午飯,一致表示贊成。

  其實,媽媽說,她小時候最怕姥姥問的也是這句「喝粥行嗎?」因為那就意味着又是勉強果腹的一餐。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能吃飽是許多人的最大夢想,也考驗着「無米之炊」的主婦們。「飯不夠,野菜湊」,粥就成了首選。有點棒子麵、小米粒,倒上半鍋水,野菜、槐花扔進去。煮熟了每個人喝一碗,就算一頓飯。在現在看來,碧綠的野菜,清香的槐花,黃燦燦的小米,這是多麼綠色、有機、健康的搭配啊。但在當年,卻是痛苦的回憶。

  港劇中出現率最高的台詞就是:「一家人,最緊要齊齊整整,有粥食粥,有飯食飯。」飯是富足的表現,粥則是清貧的象徵。食粥,是無飯可食退而求其次的辦法。

  明代張誼《宦遊紀聞》有首《白粥》詩:「水旱年來稻不收,至今煮粥未曾稠。人言箸插東西倒,我道匙挑兩岸流。捧出堂前風起浪,將來庭下月沉鈎。早間不用青銅照,眉目分明在裏頭。」讀來讓人忍俊不禁,但個中甘苦也「分明在裏頭」。

  清代趙翼《檐曝雜記》也有一首:「煮飯何如煮粥強,好同兒女熟商量。一升可作二升用,兩日堪為六日糧。有客只須添水火,無錢不必問羹湯。莫言淡泊少滋味,淡泊之中滋味長。」文風類似,但安貧樂道的滋味更足一些。明清北京城,每逢臘八節,大的寺廟都會舍粥。為了讓窮人吃飽,粥要熬得足夠黏稠,標準就是在粥裏插上筷子能立住不倒。只有衣食無慮的陸游盛讚喝粥的樂趣:「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如今的人們,節食減肥取代吃飽成了主要任務,於是個個學陸游,少吃飯多吃粥,作為養生之道。粥的重要性又回來了,可算是「粥」而復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