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布魯日的布拉德林宮一景。\作者供圖
如果說佛羅倫斯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的發源地,那麼比利時古城布魯日則當之無愧是北方文藝復興的「大本營」。今天均屬世界文化遺產的兩座古城,歷史遺跡遍布城內。不過,這兩座歐洲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城邦,相互商貿往來的殘存例證卻屈指可數。隱藏在布魯日城中鮮為人知的布拉德林宮(Hof Bladelin)很可能就是那個「獨苗」。
當綽號「好人菲利普」(Philip the Good)的勃艮第公爵菲利普三世於一四一九年上任後,尼德蘭在其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下達到空前繁榮,布魯日也因其港口的特殊地理位置成為勃艮第公國的文化商業中心。身為公爵的高級外交官和顧問,以及公爵在一四三○年建立的金羊毛騎士團的財務主管,彼得.布拉德林(Pieter Bladelin)無疑是十五世紀布魯日最富有的人之一。今天的布拉德林宮就是他為自己修建的豪華宅邸。然而,他並沒在這棟包含一座優雅高塔的豪宅居住太久,而是將其租給了來自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
對於以銀行家身份發家致富的美第奇家族而言,與布魯日的商貿往來是必不可少的。一四三九年三月二十四日,打造美第奇家族商業帝國的「初代」大佬、被譽為「佛羅倫斯國父」(Pater Patriae)的老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de' Medici)將其家族銀行的分行正式開設到布魯日城。一四六六年,老科西莫的兒子皮耶羅.德.美第奇從布拉德林處將其豪宅租下用作家族銀行的分行,並任命曾在父親老科西莫的家中一同被養大的托馬索.波爾蒂納利(Tommaso Portinari)為分行行長。一四七二年,「偉大的洛倫佐」(Il Magnifico)洛倫佐.德.美第奇將布拉德林宮買下。這棟宅邸從此成為了美第奇家族的私有財產。
身為「偉大的洛倫佐」的忠實擁躉,重返布魯日的我專程前往如今每周僅周一和周五下午對公眾開放的布拉德林宮參觀。令我失望的是,這座曾經興盛一時的美第奇銀行早已不見往日喧囂。整棟建築既沒有館藏,甚至幾乎沒有任何陳列的文物,基本上是一棟「空殼」。最重要的「展品」僅是在室外中庭花園內的主樓外牆上──洛倫佐.美第奇及其夫人克拉麗絲.奧爾西尼(Clarice Orsini)的圓形獎章浮雕。抬頭望去,刻有夫婦二人正面肖像的圓形浮雕頗為醒目,棱角鮮明的面龐和標誌性的齊耳長髮將洛倫佐刻畫得栩栩如生。相比之下,夫人克拉麗絲因存世肖像極少就很難辨認了。為了保留這兩個珍貴的浮雕,布拉德林宮還特意為它們搭了遮雨的屋頂。至於是誰下令打造這對圓形浮雕?定是分行行長托馬索.波爾蒂納利為了效忠拍洛倫佐馬屁而命人雕刻的。
在布拉德林宮內的會議廳中,牆上掛着美第奇家族成員肖像的族譜,以及帶有曾經房子的主人托馬索.波爾蒂納利肖像的兩幅油畫複製品。一幅現存烏菲齊美術館、由雨果.凡.德.高斯(Hugo van der Goes)繪製的代表作《波爾蒂納利三聯祭壇畫》(本名《牧羊人的朝拜》);另一幅收藏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由漢斯.梅姆林所作《波爾蒂納利夫婦像》。兩幅名作均由當時活躍在布魯日的「弗拉芒原始派」大佬完成,側面印證了銀行家波爾蒂納利的「不務正業」──相較於匱乏的金融理財天賦,他卻以收藏家和贊助人的身份被歷史銘記。因波爾蒂納利向「好人菲利普」公爵的繼任者,綽號「大膽的查理」(Charles the Bold)的查理公爵所發放的一系列貸款未能收回,最終導致了美第奇銀行布魯日分行的破產。據洛倫佐.美第奇所述,波爾蒂納利此舉「乃是為了討好公爵,讓自己在他面前顯得舉足輕重,他並不在乎這是以我們(美第奇家族)為代價的」。由此可見,洛倫佐於一四八○年將這棟宅邸和分行都打包賣給了波爾蒂納利,實屬看透了後者的本性而及時止損,也為布拉德林宮和美第奇家族的短暫緣分劃上了休止符。而波爾蒂納利也在破產後被迫出售了布拉德林宮。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布拉德林宮在被洛倫佐.美第奇和波爾蒂納利先後出售後還曾多次易主,因此建築外應有的美第奇家族盾徽早已不見蹤影。外牆上刻有洛倫佐夫婦二人正面肖像的圓形浮雕,成為了見證兩大文藝復興名城貿易往來歷史的唯一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