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黛西札記/致敬經典\李 夢

時間:2022-06-16 04:24:26來源:大公报

  圖:香港舞蹈團《一個人的哪吒》劇照。

  上周五晚,去文化中心大劇院欣賞香港舞蹈團《一個人的哪吒》首演。上次入劇場,已是半年多前的事情。在諸多不確定的疫情下,仍有機會與眾多喜好藝術的人們一同身處劇院中,近距離感受台上的喜樂與悲傷,從他處故事中得到安慰和汲養,真真是幸運的事。

  近年,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的不少作品,皆自中國傳統文化和傳說故事中尋覓靈感,《一個人的哪吒》也不例外。身為托塔天王李靖第三子,哪吒天賦異稟,武藝精強,卻養成桀驁不馴的性情。某次他失手打死龍王三太子,闖下禍端,不忍連累父母而自戕,終於感化神明,從蓮花中重生。過往,我們在動畫片或電影中見到的哪吒,常常是古怪頑皮小孩的模樣,而在今次香港舞蹈團舞劇中,哪吒絕非不諳世事的莽撞孩童。他有思想,有主見,有敢於挑戰命運的勇毅和擔當,當然也有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的無奈與孤獨。

  楊雲濤和香港舞蹈團一眾男舞者,再詮釋哪吒的故事,絕不止於致敬經典,更是編者與舞者個人經歷和情感的投射。因疫情反覆,今次舞劇的創作過程中,編創人員常常需要借助在線會議工具而無法面對面傾談,物理層面的隔閡愈發加重了創作中的孤獨感,正如楊雲濤所言,最終呈現在舞台上的,「不只是舞蹈的孤獨,也是燈光的孤獨、布景的孤獨」。編創團隊用極簡的燈光、道具、布景和音樂,以片段式的方法說故事,不求烈火烹油的生猛,而是為了將原本戲劇化的、起落開合的故事外衣撥開,呈示潛藏於心、難以言說的孤獨。哪吒性格中原本張揚放縱的那一面被壓抑,取而代之是編創和觀者借由台上的故事反觀己心,回望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遭遇乃至蛻變,並心有戚戚。

  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始終懸在舞台上空的那一隻碩大的圓環。作為今次演出道具和布景最重要的呈現元素,它是多義的:既可指代哪吒的乾坤圈,也可視作某種桎梏或成規的暗指。至舞作最末,當重生的哪吒繞着舞台自在跑動的時候,圓環緩緩落下,又彷彿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徵。如是,便顯出舞劇的有趣耐讀之處:一千個人眼中,或也有一千個哪吒的故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