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如是我見/國產品牌享譽國際之道\尹德勝

時間:2021-04-12 04:25:02來源:大公報

  中國在經濟及科技上的硬實力如今已廣受國際公認,然而,表現在與文化相連的軟實力上,跟硬實力的高度並不對稱,若問在國際市場上能樂聲載道、含中國文化元素的品牌產品,恐怕數不到太多公認的例子。

  歐美多數國家都擁有足以代表其軟實力的成功產品,作為國家品牌的象徵,例如:法國的香水和紅酒、蘇格蘭的威士忌、比利時的朱古力、德國的汽車和精密機械、瑞士的鐘表工藝、意大利的服裝設計、瑞典的傢俬、美國的迪士尼和荷里活影片。回看中國,這數十年來出產過或輸出過什麼具標桿性的品牌產品呢?下面我以幾個不同性質類別的產品案例去作一些探討。

  有人提過,孔子是中國儒家文化的代表性人物,一個中華文化的象徵符號,這些年分散在世界多處的孔子學院可視為一項中國輸出的文化品牌,可是,由於政治或其他原因,該學院近年在海外發展波折重重,作為中國輸出文化品牌還存在爭論。

  青島啤酒及中國茅台固然已進入海外市場,然而主要限於華人聚居的地方,在海外的主流社會生活圈仍然欠奉,還不足達到國際品牌的高層次傳播叫座力。

  中國走過一段被稱為世界工廠的歲月,充當國外品牌的代工廠,包括國際名牌手袋和服裝等。中國工業發展至今,經數番汰弱留強和升級轉型,不少壯大了的企業已經具備了生產高質量品牌產品的實力,如「海爾」和「美的」的各種家電、「格力」空調、TCL電視機、「比亞迪」電動車; 還有最新科技產品,如「華為」和「小米」手機,「大疆」無人機,「阿里雲」智能機器人、支付寶、「騰訊」支付和遊戲音樂、「抖音」短視頻等,已然拓展海外市場。

  然而,國產的名牌服裝和護膚化妝品等等,能夠達到享譽國際水平的,仍然是接近零,我去過內地無數大型商場,充斥着外國奢侈品名牌店,幾乎看不到主打國產名牌的專門店,所以中國這方面還須繼續努力,營造出一些優質產品,並建立國際品牌形象。這方面可以參考日本的動漫和韓國的文娛產業,如何在國際舞台上樹立和彰顯中華文化及精神,以讓中華文化在全球贏得應有的認同和受尊崇的地位。

  作為一名香港廠商,我經過長期深思,提出以下一些疑問,供大家參考:日本有護膚品「資生堂」,韓國有「雪花秀」,為何中國不可以?日本有「精工」錶,為何中國的「飛亞達」打不入國際市場?美國的運動品牌風靡世界,中國也能製造高檔的運動服飾,例如「李寧」等,為何不能建立國際品牌,跑出中國奔向世界?

  中國應該如何發展品牌,和拓展國際市場?我收集了一些友人的意見,並綜合個人見解和建議,羅列如下:建立品牌拓展部門,鼓勵品牌創造,對於將品牌升級為名牌的企業,應給予表揚和獎勵;在大型商場及百貨公司,多些增設中國品牌門市及專櫃;把國產精品放在飛機航班上作禮品銷售;培養品牌設計師,或者聘請外國專家,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在海外市場僱用推廣顧問公司,聘請當地有名氣的藝人作代言人,並增強廣告的效益,讓各地不同文化滲透在廣告中;投資收購海外的大型商場及百貨店後,加添國產品牌,也可以在異地投資自建商場,以推廣國產品牌。

  中華民族性雖有包容優勢,但也有內斂的局限,而缺乏外展的特性,一些品牌在滿足於內銷份額後,缺乏動力做拓展外銷,如今是時候改變思維,把國內已經建立的品牌推向世界了。無論是美容護膚品、家電、家庭日常用品、服裝飾物、運動鞋及器材、電動汽車、珠寶、工藝品、玩具、鐘表、食品飲料、醫藥保健等等,皆可以積極推廣到國際市場,把國產品牌轉化為國際名牌,令世界各地人民日常接觸到中國品牌,這也是一種軟實力的表現,當然最終要靠同胞們凝聚智慧,支持國貨,拋棄一味崇尚洋貨的盲目心態,才能達到推廣國產品牌的目的。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