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化什錦/露水緣和文學明珠/陳德錦

時間:2020-07-08 04:24:03來源:大公報

  還是現代文學的成長期,一九二二年,中外兩地文學締結了一段露水緣。二十五歲旅英詩人徐志摩,在夏雨濛濛的七月走在倫敦龐德街上,多番問路,終於找到女作家曼殊斐爾(Katherine Mansfield)的住所。在那著名的「二十分(鐘)不死的時間」裏,詩人看見肺病已久的曼殊斐爾仍美麗動人,脫俗出塵,就像「印度最純澈的碧玉似的容貌,受着她充滿了靈魂的電流的凝視……彷彿是個透明體……看不見一絲雜質」。

  曼殊斐爾一八八八年生於新西蘭惠靈頓,父親是銀行家,自幼練得一手出色的大提琴,後在倫敦上學及寫作,與評論家麥雷成婚。曼殊斐爾一生特立獨行,筆名Mansfield取自外祖母的族姓,生前還有幾段戀愛,一九二三年因肺部出血,在法國逝世。她出版過四部小說集:《在德國宿舍裏》、《幸福》、《鴿巢》和《園會》。她死後,未結集的作品由麥雷代行出版。直到一九四五年,她全部的小說才合為一卷印行。

  今天文論界,討論作品與作者時需維持適當距離,詩人對女性體態這番描寫頗見誇張,方法有點不恰當。然而沒有詩人這二十分鐘的凝視,他對女作家的認識就不會那麼深刻,以至要翻譯她的小說為中文了。一九二五年,徐志摩與陳源合譯了曼殊斐爾的作品。兩年後,徐志摩增譯了六篇(一共八篇),由北新書局出版,書名是《英國曼殊斐兒小說集》。

  二十世紀初葉,英國作家中僅以短篇小說成名的,曼殊斐爾無出其右。很多評論家視她如英國的契訶夫。兩位作家都擅長刻畫人物心理,曼殊斐爾尤其喜愛描畫小資產階級的性格,筆調冷峻。

  《園會》是代表作。女孩娜拉家中每年都舉行園遊會。娜拉有藝術氣質,又喜歡布置環境,主要的工作都由她一手擔當。當工人走來布置花園的篷帳時,她全情投入看他們勞動,引起她想及:「為什麼就不能跟工人做朋友,強如那些粗蠢的男孩子們,伴她跳舞的,星期日晚上來吃夜飯的?」沒多久,篷帳搭好,鋼琴搬到戶外。園裏百花盛開,忽然傳來一個消息:一個駕馬車運貨的年輕工人在園子外墮馬身亡。娜拉聽到,想把園遊會終止,因為這工人和他的妻兒就住在附近的貧民區,跟娜拉家一街之隔,她不願工人的妻子一邊哀悼,一邊聽到有人在園遊會作樂。但娜拉的母親沒終止園遊會。園遊會完結,娜拉拿着一籃吃剩的三文治和蛋糕,走到貧民區,送給死者的家人。

  故事以園遊會由始至終的過程為起結,沒有倒敘,主題卻是多面的──歡樂和痛苦互扣、理性和情感衝突,可謂充滿張力。娜拉因這次雙重事件,園遊會和死亡,感悟到人生無常,歡樂和痛苦不過一線之隔。

  同樣寫階級矛盾,《一杯茶》窺探到複雜的心理層面。費薔媚是一個相貌平凡的已婚女子,生活時髦,有一天在街上遇着一個女孩向她討錢。費薔媚對她感興趣,帶她回家,熱誠地招待一番。可當丈夫回家,被女孩的美貌吸引,費薔媚立生妒意,對女孩興趣全失,匆匆用幾鎊錢把她送走。費薔媚的「同情」來自因她精神空虛,她的嫉妒,其實是恐懼失去一切所有──典型中產意識。

  徐志摩在翻譯《毒藥》時說曼殊斐爾的作品會令「譯手發窘」。誠然,他自己也顯然運用了不少吳語、上海話,譯出一種道地風格,某種口語才可傳神的文學筆調。得失何在不是要着眼之處,反而是徐志摩的刻意用心使讀者更鍾愛曼殊斐爾出色的文筆。二十分鐘的露水緣為外國小說的中譯打造了一顆燦爛的明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