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人與事\我的母親\代恩

時間:2020-05-11 04:24:01來源:大公報

  我家有個氣場強大的母親,她不但入得廚房出得廳堂,還入得課堂出得工場。

  年輕時的母親,是南洋華僑中學的教師,是出名的嚴師。她擔任班主任的班級,學生的成績總在名列前茅。母親教學認真,有正義感,對學生一視同仁,有教無類,深受學生的愛戴。班上有位半工讀學生,由於需要當小販幫補家計而時常遲到,導致學業落後而留級了兩學期,因此被學校開除學籍。母親卻認為這位學生資質不差,成績不好歸咎於沒時間溫習。母親力排眾議,為他出頭,結果該學生准以復課,條件是成績必須在短期內達標。母親接受了挑戰,每天放學後把這位學生接到家中為其義務補習功課,為了能讓他專心一意讀書,母親通過家訪,說服了其家人讓他當全職學生。每個月的發薪日,母親瞞着家人,抽起小部分薪水替他交學費,最後這位學生以優良成績順利畢業。

  母親移居香港後,由於學歷得不到認可,不能重執教鞭,改行當了裁縫。她在求學期間對時裝設計已有濃厚興趣,兼職掙學費,到裁剪學院師從荷蘭名設計師。母親料想不到這興趣日後為她帶來高峰的事業。

  當年從四季如夏的南洋來到香港,人地生疏,為了生活,唯有在家裏當裁縫,替人度身縫製時裝。母親的顧客多是南下的上海太太小姐,也有中環的白領麗人,偶爾也有歡場女子。每次放學回家我總是見到一群人來「做新衫」,七嘴八舌說着我聽不懂的上海話,生意非常好。遇到聖誕新年,母親往往趕工至通宵達旦。

  家庭生活得以改善,可我卻察覺母親總是心事重重,漸漸變得寡言。後來從祖母口中才得知母親原來承受很大的壓力,因為那些富貴顧客很難服侍,時常提出苛刻的要求,比如一件衣服往往要修改到「改無可改」才肯收貨……各種挑剔。母親後來決定不再當裁縫。其實她的手藝早被不少顧客讚賞及肯定,有人主動問母親能否教裁剪。就這樣無心插柳,由最初的幾位學生開始,漸漸到後來學生把家裏客廳都擠滿了,於是母親把當裁縫掙到的一些錢,租了一層商住樓宇,開起了裁剪學校。

  天時地利,裁剪學校收生順利,很快就收生過百。學生來自各階層,主要是在職工廠女工,也有文員、教師、中學生、家庭主婦,更有遠道從南洋地區特地而來的華僑。母親秉持以往的教學認真,對學生要求很高,為了啟發學生的設計靈感,學校不時舉行時裝設計比賽,優勝者獲得獎學金以示鼓勵,裁剪學校着實培訓了不少獨當一面的設計人才。七十年代末期,香港經濟起飛,市民生活水平提高,時裝店如雨後春筍。母親與時並進,把裁剪學校改為山寨式工場,經營起時裝批發生意。

  八十年代,香港時裝業正值黃金期,製衣業興旺,不愁訂單。於是對能力高的員工,母親會支持及幫助他們自立門戶,讓大家共享經濟繁榮的成果。經過十年的黃金歲月,九十年代初期工廠開始北移,香港時裝製衣業漸漸步入夕陽,許多時裝工場也相繼結業。母親因為信譽好,仍有一批海外老客戶,工場勉強得以經營,只是時裝設計已進人電腦化,母親有時不我與之感,加上已屆退休年齡,最後把工場平價轉讓給她的得力助手,瀟灑告別了時裝界。母親退休後移居北美,也很快投入當地生活,學電腦,學開車,還學西班牙語,成了班上年紀最大的學生。之後,母親還在社區中心當義務家政導師,教裁剪,還為中文班義務編寫中文教材,在異鄉,生命活出了彩虹。

  今年母親回香港與我們過春節,遇上了疫症,未能預期回去,這讓我們姐妹有機會與母親朝夕相對。八十三歲的母親依然身體硬朗,耳聰目明。我眼中的母親與往日無異:心境年輕,好學不倦,善良明事理。母親節之際,我祝母親健康長壽,對她說一聲我愛你。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