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識形態\砌出視覺詩意\吳耀宗

時間:2019-05-10 03:18:20來源:大公報

  圖:本地攝影師陳漢榮的「城市編織」系列作品\©陳漢榮

  城市是攝影的起始昌盛之地,也是這門藝術的傳統命題。

  當代攝影以城市為對象的時候,多將紀實的機械功能結合現代主義中批判資本主義的思考方式,從而彰顯城市「惡」的面向,或「惡之華」。如最近辭世的德裔攝影師麥克.沃夫(Michael Wolf,一九五四至二○一九),他以拍攝移居二十餘年的香港而聞名,鏡頭焦點往往落在擁擠樓房、狹窄公屋或齷齪街巷之上,着力呈現那生存空間震撼人心的密度。

  不久前,追求「視覺詩意」的藝術家陳漢榮(Wing Chan)通過在F22 foto space舉辦的個展「城市蒙太奇」(Urban Montage)告訴我們:在記錄城市人的掙扎之外,攝影還可以結合建築學和平面設計來發掘城市之美。

  顯而易見,陳漢榮在藝術的探索上深受美國建築師約翰.波特曼(John Portman,一九二四至二○一七)的啟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波特曼參與復興美國衰敗的城市,認為城市不能純為工業而生,因此他主張選擇一些在尺寸、顏色、材料和建築形式上具有明顯共同點的基本元素,相互交織成城市,從整體的觀點重新設計富於人性的空間。借助這種組合協調單元的方法,陳漢榮創造了一系列「城市編織」(urban tapestry)作品。

  舉《重建》(九龍城,二○一六年)為例,我把它叫做「城市九宮格」。陳漢榮先從不同角度拍攝九龍城中竹棚工人工作的情況,再把這些不同畫面分別砌入九個大小一致的格子中,組成《重建》這照片。當我們趨前端詳每一格子時,格子如箱子般立體地五面打開;當我們後退觀覽整張照片時,九個格子頓時融為一體,呈現出齊整又繽紛的平面圖案。

  再看他關注不同城市景觀的《人生舞台》(首爾,二○一四年)、《偶遇》(巴黎,二○一七年)、《俯瞰》(香港,二○一八年),亦是遠距離拍攝,刻意不突出個別編織單元的照片。《人生舞台》由不同人物在大廈樓層內出現的景觀所組成;《偶遇》組合行人上下隧道樓梯的畫面;《俯瞰》斜砌港鐵乘客站立在港鐵站內電動扶梯上的鳥瞰圖,在構圖上受「幾何形體派」畫家皮特.蒙德里安(Pieter Mondrian,一八七二至一九四四)影響頗深,借助於齊整純粹的美消解了賦予城市任何意義的解讀。

  除了「城市編織」,陳漢榮還展出命名為「城市圖像」(urban graphis)的一系列作品。「城市圖像」雖然也採用「砌」的方法,但側重在點、線、面的花式表達,突出不同細節。如《靈感》(巴黎,二○一七年)是街頭牆上海報局部的組合;《聚》(香港,二○一八年)拼貼紙皮、木材、塑膠袋、泡沫板等廢棄物照片而成一不規則的影像;《引擎》(首爾,二○一八年)將機械引擎的各部分照片割切、重組,擺脫了「城市編織」中的齊整風格。

  陳漢榮多年來先後在紐約、香港從事商業設計,專業的經驗給了他都市視覺審美上的敏感度,因此在探索攝影藝術時能夠另闢蹊徑,不以「決定性時刻」(decisive moment)攝取的影像成就其作品。從「城市蒙太奇」到「攝影蒙太奇」(photographic montage),他用「組裝法」為我們提供精美斑斕的影像藝術,讓我們重新思考城市的空間特質,從另一角度體悟攝影更多的可能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