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已婚女人依然隨夫姓,說這樣的好處是,就算初次見面,也能從稱謂上明白對方的婚姻狀況。稱某太太,表示已婚,稱某小姐,則未婚。根據稱謂,未婚男士就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機會。港內外隨夫姓的,例如世界衛生組織前任總幹事陳馮富珍女士、香港現任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居里夫人、戴卓爾夫人(又譯作:撒切爾夫人)等。
康太,即康太太或康夫人,商學士、教育學碩士、教育學博士,是香港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創校校長。她原名羅賜珍,婚後加上丈夫的姓,就成了康羅賜珍。
與康太相識,是幾年前我去書院上一個課程。康太現在已退休,但是還忙着,她的幼教大作《情緒智慧小蘑菇》,在香港的幼稚園作為教材成功使用,現在內地的幼稚園也使用。康太在粵語環境中成長,加上幹事認真,她擔心書中有非普通話習慣的用語,請我為之甄別並修正。現代人的實際年齡很難判斷,說是退休,哪裏像!我看她,幹起活來正當年。
從顏寶鈴書院說起吧。那是香港的一所直資中學,直資,就是政府以直接資助的形式(Direct Subsidy Scheme),促進優質學校的發展,官立的私立的都有。直資學校有較高的自主權,允許以開放的形式辦學,允許自訂教材,允許自訂入學要求。直資學校除了得到政府提供的教育津貼,還可直接向學生收取學費。
康太把顏寶鈴書院看作她的孩子,她給我看孩子的成長畫冊。畫冊上有創校年份二○○三,我看了脫口而出:「二○○三年,不就是爆發非典疫情那年嗎!那一年讓港人刻骨銘心。」康太說:「是的,學校於那年創校。」
我想起那一年,更驚訝這所名校的歷史竟然這麼短。這麼短,要以怎樣的智慧和衝勁,才能達到眼下這個水平!據報,報考書院的人數與實際招生人數,比例十幾比一。
我一半詢問一半陳述地說:「辦學初期一定很艱難吧?」「還好啦!創校,心中有盼望;抗疫,不可推卸的責任;讀博士,自我成就的盼望。」呵,一邊抗非典,一邊當創校校長,一邊讀博士。三項中任何一項抽出來都是滿負荷的,得專人專職,這就是常人指的女強人了。
康太讀大學時主修工商管理,讀碩士和博士時主攻教育學。她是一名實幹家,舉個例,學校每年都有轉校生到來。轉校生的英語成績,普遍跟不上學校的平均水準,康太一着急,乾脆把這些學生找到校長室來,親自給他們開小灶上小課。要他們定時找她交作業,複述舊課,上新課,接受新作業。
校長親自授課,學生的動力來得直接,容易找到支點,容易煥發動力,進步大得很快就能跟班。一位在美國讀環境科學碩士學位的黃同學,是康太單獨輔導過的學生,她說:「我不會忘記自己的那一段知識,是在校長室裏,由康太單獨授課學來的。」一位叫Jim的男生有相同經歷,現在香港科技大學,他媽媽說:「康太改變了孩子,也改變了我們一家的命運。」由康太單獨輔導功課的學生,走了一批又一批,年年不斷,直到她退休。
她樂意讓人知道自己是康先生的太太,樂意被人稱康太而不是校長,她說這樣很親切。熟悉後我們隨便聊,我說:「『康太』這稱呼,在內地可能有另一種解讀,人家還以為您是家庭婦女,而忽略您的校長身份。」她聽了樂呵呵地說:「那又何妨,連我們的特首林鄭月娥,不也被稱作林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