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企業訪談/健身業創新 PURE在港首推「療癒+紓壓」業務

時間:2025-08-11 05:01:48來源:大公报

  圖:PURE集團執行主席及聯合創辦人Colin Grant。

  全球健康經濟規模持續擴大,據研究機構Global Wellness Institute(GWI)預測,整體健康經濟至2028年有望觸及9萬億美元高峰,隨着消費者面臨情緒過載、職場壓力與社交疲憊的情況日益普遍,療癒與紓壓正成為新剛需。瑜伽及健身中心營運商PURE集團執行主席及聯合創辦人Colin Grant接受《大公報》專訪時透露,集團旗下各類課程報名人數錄得約25%的增長,並認為「Z世代比歷來任何一代人都更願意在健康方面花費」,包括參加健身課程,講究飲食健康,及在旅遊時優先選擇配備健身設施的酒店等,促使包括PURE在內的生活品牌、酒店等商業空間轉型升級。

  面對愈發年輕且多元化的消費群體,PURE集團發展部主管Richard Boyd指出,愈來愈多的客戶對健康的追求並非局限於身材管理,情感壓力的釋放亦逐漸成為重要動機,且此類需求不僅出現在香港,於全球主要城市亦呈現相似趨勢。為呼應市場轉變,PURE集團近期於銅鑼灣推出首間定位為「身心療癒會館」的新業務Re:set by PURE,概念研發耗資200萬美元,是集團年初啟動的700萬美元(約5500萬港元)投資計劃重要一環。場館設備包括零重力躺椅及漸進式冷水淋浴系統等,並採用按次付費模式。

  「健身行業正發生變革,需更多承擔預防保健的角色。」一名從業逾15年的Re:set身心療癒教練指出。她觀察到,疫情後預防醫學的關注度加劇,帶動健身運動隨之變革,同時居民的消費方式亦有所不同,更專注於對自身的投資。Colin Grant亦有相似看法:「由於重視度提升,人們將更多預算優先用於健康領域。」至於消費群體,他表示,內地市場主力為Z世代,而香港則以30至50歲成熟人士為核心。

  成功經驗將複製至其他市場

  數據層面,Colin Grant分享稱,北美地區約有25%居民至少在一間健身室進行單次鍛煉,香港及中國內地市場的健身室會員滲透率亦見到攀升。去年曾有媒體報道稱,約有6%的香港居民有健身室會籍,按照800萬人口計算即為近50萬人,對比健身文化更為成熟的紐約或倫敦,仍有較大空間追趕。而除連鎖健身室之外,不少小型工作室亦盼「分一杯羹」。

  談及新業務在香港市場的定位,Richard Boyd表示,北美市場往往是健康產業(Wellness)的發源地,然後逐步延伸至亞洲。但「身心療癒會館」這一概念卻是首例,希望從香港出發引領市場趨勢,憑藉可複製性的模式推廣至全球其他主要城市,並將特定功能融入至PURE旗下的瑜伽與健身網絡。Richard Boyd續稱,作為PURE集團總部所在地,香港永遠是其業務中心,並被視為創新試驗場及區域樞紐,為新興健康生活方式帶來示範效應。\大公報記者 蔣夢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