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運城鹽湖:千年鹽湖與生態覺醒的禪意對話

時間:2025-07-03 05:01:29來源:大公报

  圖:萬行法師一行考察鹽湖的生態保護

  運城鹽湖橫亘於晉南盆地,總面積132平方公里,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6500萬年前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山體礦物質經億萬年沉澱蒸發,造就了「中國死海」的獨特景觀——湖水含鹽量達27%,人可漂浮於水面;高溫強光下,鹽藻與鹵蟲催生七彩斑斕的天然畫卷。作為中華文明最早的鹽業基地,西周虞阪古鹽道至今留存車轍印記,唐代「墾畦澆曬法」開創世界制鹽先河,鹽稅曾占古代財政「天下之賦,鹽利居半」。

  二十世紀80年代,鹽湖轉型化工生產導致生態創傷。新時代以來,當地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關停工業,恢復湖區生態。如今,鹽湖重現「蘆葦濕地環繞,水禽候鳥族聚」的生機,冬季芒硝結晶如雪,夏季鹽藻幻化彩綢,成為三晉大地生態文旅的時代標桿。

  萬行法師參訪時凝視鹽湖,滿懷感慨:「這方水域承載着中華文明最深邃的生態智慧。」他指出,鹽湖既是大自然的神奇恩賜,也是勞動人民保護與開發的智慧;4600年采鹽史實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實踐史——古人依鹽藻週期制定采撈時令,用蘆葦固沙護岸,正是新時代「兩山理論」的古老註腳。萬行法師特別強調,鹽湖黑泥的養生價值與東華禪寺所倡導的「借假修真」「借事煉心」理念相通:「黑泥敷體是表相,借自然之力修心修行才是根本。」

  萬行法師表示,禪文化中飽含着深厚的對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法、方法,這些悠久的文明,正是落實「兩山理論」的鑰匙。只有敬畏自然才能認識到自然深層次的能量,才能去順勢而為的應用自然力。許多年輕人喜歡到東華禪寺遊覽、了解中國禪文化,未來東華禪寺將更加注重將兩山理論注入寺院文化,形成佛教中國化的實踐創新,讓年輕人加強對自然的敬畏,達到真正尊重自然、收穫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成果,感悟『敬畏自然』的文明真諦。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