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出口變幅走勢
香港整體商品出口貨值連續第二個月企穩在4000億元以上,4月錄得4344億元,按年增長14.7%,除了連升14個月外,更是第三個月錄得雙位數增幅,優於市場預期。本港上月出口至內地貨值大增23%,成為拉動整體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至於市場較受關注的是對美國貿易狀況,4月出口增幅1%至279.5億元,相較3月的11.4%增速明顯放慢。
大新金融集團表示,為應對中美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兩國企業或趁暫時下調關稅90天寬限期間加快付運,預期未來兩三個月貿易增長或保持正面。\大公報記者 劉鑛豪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初宣布所謂「對等關稅」,該項關稅計劃暫時對香港出口貿易未見到負面影響,反而因着廠商趕在關稅實施前,加緊付運物品而拉動香港整體進出口貿易表現。繼3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錄得18.5%按年升幅,統計處最新公布數據顯示,香港4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14.7%至4344億元,連續第二個月超過4000億元。另外,4月份商品進口貨值為4504億元,按年上升15.8%。4月份有形貿易逆差160億元。
對美出口僅增1% 輸往越南漲48%
至於出口地區方面,4月份對美國出口商品貨值279.53億元,按年升1%,大幅低於3月份的11.4%按年增幅,反映美國關稅的影響。然而,香港4月對美國出口貨值較3月份出口貨值不跌反增27.35億元。
在關稅陰霾下,廠商選擇繞道亞洲等地區進入美國市場。香港4月份出口越南的商品貨值按年上升48.3%至157.44億元。上月出口印度按年增加22.5%至105.15億元,扭轉3月份按年下跌8.1%的勢頭。香港近年積極開拓阿聯酋市場,4月份出口當地商品貨值按年增加7.8%至71.25億元,較3月份按年34.7%跌幅,有很大改善。
展望未來,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4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顯著上升14.7%;輸往內地和不少其他亞洲市場的出口顯著上升;輸往美國的出口有輕微增長;輸往歐盟的出口則下跌。隨着國際貿易摩擦稍為緩和,外圍環境的不利因素和不確定性略為減輕,中國內地經濟繼續穩步增長,香港積極加強與不同市場的經貿聯繫,應有助支持貿易表現。
供應鏈轉移 對新興亞洲貿易增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指出,香港4月進出口升幅有所放緩,或反映美國對中國內地進一步加徵關稅前的訂單繼續付運。為應對中美貿易關係前景的不確定性,企業或趁暫時下調關稅90天期間,繼續加快付運,加上新興亞洲地區經濟表現強勁及供應鏈轉移,中國內地亦有望推出更多具體措施支持內需,香港未來兩三個月貿易增長或仍保持正面。中長線而言,中美貿易談判發展是香港外貿表現的重大風險。大新金融集團估計,香港2025年出口增長或錄得單位數升幅。
貿易發展局早前調整對香港今年出口增長預測至3%,主要因為美國關稅措施的潛在影響。貿發局補充稱,若果未來環球貿易摩擦升級,在不明確因素下,香港出口預測會有下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