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輻射全球/複製「香港經驗」 走向「一帶一路」

時間:2025-04-29 05:02:02來源:大公报

  中國路橋香港公司用近40年時間,講述一段段成功的中企「走出去」的故事。中國路橋香港公司董事長王焰華表示,細數了這一路走來的國際化足跡,從最初單一的建築承包商,到如今手握香港特區政府全部五個類別最高級別牌照的綜合性企業;從立足香港本土建設,到將「香港經驗」輸出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

  把握北都區機遇 布局七項目

  1988年,乘着國家改革開放的東風,中國路橋香港公司正式進入香港工程承包市場。「我們趕上了香港基建發展的黃金期。」王焰華回憶道。從早期的道路、橋樑建設,到後來參與港珠澳大橋、機場第三跑道、蓮塘口岸等「十大基建工程」,公司逐步成長為香港建築界的標杆企業。  

  如今,中國路橋香港公司已完成超過100個大型基建項目,業務範圍涵蓋土木工程、樓宇建築、海事工程等多個領域。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敏銳把握香港北部都會區發展機遇,目前已有7個在建項目布局於此。

  在香港積累的豐富經驗,成為中國路橋「出海」的底氣。王焰華特別提到一個生動的案例──赤道幾內亞馬拉博國家公園的設計靈感,正是源自香港荔枝角公園。  

  「當時我們帶赤道幾內亞的考察人員走訪了香港多個公園,他們一眼就相中了荔枝角公園的中式園林風格。」王焰華笑說。巧合的是,中國路橋香港公司曾參與荔枝角公園第三期工程,包括建造中國式花園等景觀。最終,這座融合了中式建築美學的公園設計方案,在非洲大陸落地生根。這個案例生動詮釋了「香港經驗」的國際影響力。

  發揮港「超級聯繫人」角色

  「立足香港,協同兩地,輻射全球」──這是中國路橋香港公司的發展戰略。王焰華強調,香港獨特的「超級聯繫人」角色,為企業國際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公司積極將內地在製造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引入香港項目;另一方面,又通過香港這個國際平台,將成熟的工程管理經驗和建築標準推向海外。

  王焰華相信,隨着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深入實施,中國建造、香港標準將會在更多國家和地區落地開花。在中國路橋香港公司的藍圖中,香港不僅是業務基地,更是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樑,而這座橋樑,正隨着一個個國際項目的實施而不斷延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