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優勢互補/大學加強與內地合作 突破成果落地瓶頸

時間:2024-12-25 05:01:50來源:大公报

  左圖:鄭光廷。 右圖:趙汝恒。

  香港高昂土地成本及產業鏈的短缺,令本地創科發展困難重重。但受惠於背靠祖國的獨特優勢,內地城市擁有完善的產業基礎與豐富的資金資源,為香港創科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正因如此,香港的大專院校近年加速與內地城市的科研及初創合作,以打破創科轉化的瓶頸。

  香港理工大學表示,目前已經在中山、惠州等多地設立技術創新研究院,以融合更廣闊的市場。理大副校長趙汝恒指出,香港創科轉化率的提高,離不開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深度融合,香港專注於創新研發的前端,生產及應用環節交由大灣區內地城市執行,形成兩地協同合作的模式。至於政府層面,趙汝恒表示,需要負責政策和機制的對接,促進區內人員、資金、資源及技術四大要素的流通。

  研發生產基地設在灣區

  趙汝恒表示,香港的獨角獸多採取「雙軌模式」運營,即總部或核心辦公室設在香港,研發或生產基地則位於大灣區內地城市。他又稱,香港的獨角獸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內地背景的同學或教師創辦,即在香港工作或學習過的內地人士。

  香港科技大學在促進跨境合作方面亦成績顯著。其中,科大與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簽訂合作協議,在區內共同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和孵化設施,作為籌建中的科大上海創新中心的一部分。據統計,該開發區已吸引超過1.4萬家中外企業入駐,為科大創新項目帶來廣闊的市場機遇。此外,科大亦籌備善用北京中心,籌劃初創企業孵化設施,推動高新科技企業及校友參與研發合作,培育初創企業。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