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敢於嘗試的麥玲玲,去年參演無綫電視劇《法言人》。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堪輿、玄學位列其中,但時移世易,不少文化為人所遺忘,傳統習俗亦然。麥玲玲認為,要讓中華文化更好傳承之餘,更希望推動風水行業數碼系統化,說不定將來能以數據打造「AI算命」。
「小時候有『尾禡』(農曆十二月十六日),還有謝灶等習俗,這些現在都沒了。」麥玲玲提到,坊間一直流傳農曆新年期間不宜掃地的禁忌,即有倒財之象、趕走屋內財氣之意,雖說是神話傳說,現今世人亦較少理會,但她希望可以再作研究當中的含意。
麥玲玲認為,中華傳統習俗值得一直傳承,就如日本的茶道、花道文化,每一個步驟也能仔細傳承,而且中國地大物博,潮州、客家、福建等不同地方也有不同文化習俗,如果能有一套系統好好將之記載,定必能延續萬世。
其中,堪輿學蘊含淵博知識,要世世代代流傳,必須要跟着時代步伐,譬如收集命盤資料,再加以分析,有望整合出一套八字命格數據庫。
電腦算命言之尚早 宜先收集數據
「如果用電腦算命,我覺得暫時未可行,正如以電腦看病也未能完全準確,中醫把脈後亦要由人作判斷。」麥玲玲認為,雖然採用電腦算命是言之尚早,但收集命盤數據倒是可行。
儘管在人工智能盛行、數據為王的年代,系統性打造一套數據庫並非難事,但在高人處處的風水行業,要說服一眾師傅共享數據,恐怕孤掌難鳴。
「難道要去挨家逐戶敲門,與其他師傅交換資料?人家可能認定你是卧底啊!」麥玲玲指出,風水行業的規則是很個人性、很獨立的,難以衝破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