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為金融科技應用提供豐富場景。\新華社
金管局昨日公布,特區政府完成發售8億元代幣化綠色債券,是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該債券為一年期,收益率4.05厘,是次發行使用在私有區塊鏈網絡上,以T+1的方式結算,其後債券流程以數字化形式在私有區塊鏈網絡上進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這次成功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標誌香港在結合債券市場、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優勢,具里程碑意義。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金融市場創新發展。\大公報記者 許 臨
是次一年期港元代幣化綠色債券於早前已舉行網上路演,並於2月15日定價。相關發售由四間銀行承銷,其中兩間亦擔任投資者託管行。金管局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為是次債券的結算及交收系統,平台則為高盛的代幣化平台GS DAP™。
寫入區塊鏈 具法律效力
這次的綠色債券一級發行用了私有區塊鏈網絡,在私有區塊鏈網絡上的紀錄(on-chain records)可證明各方在平台上對代幣所有權的具有法律明確性和最終效力的紀錄。結算則採用T+1方式,其後流程,包括息票派付、二級市場交易交收及到期日贖回亦將以數字化形式在私有區塊鏈網絡上進行。
陳茂波表示,香港一直積極推動創新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積極探索以新概念、新技術提升金融交易的效率、透明度和安全性。去年10月發表的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已表明將積極擁抱與Web3.0相關的金融創新,推動市場穩慎發展。
推動虛擬資產行業發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綠色債券代幣化是特區政府在有關香港虛擬資產發展的政策宣言中宣布的試點項目之一。透過明確的政策立場和路線圖,政府將努力提供便利的環境,讓虛擬資產行業得以可持續和負責任地發展,並歡迎市場參與者在香港推出代幣化發行。
事實上,隨着綠色債券越來越受市場歡迎,加上特區政府積極拓展金融科技,早在去年10月31日舉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2022」,特區政府便已表示,金管局與國際結算銀行創新樞紐轄下香港中心自2021年完成Genesis項目後,會試驗在香港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測試利用分布式分類賬技術在香港發行債券。而Genesis項目則開發了兩個原型,對在香港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的可行性進行概念認證。
今年1月,特區政府發行了今年首批綠色債券,集資額超過450億元,規模屬歷來最大。發行的綠色債券分三種貨幣,離岸人民幣、美元和歐元。但發行方式則與2021年相若,並未正式以代幣形式發行。
此外,各界也認為是次發行代幣化綠色債券是香港加入競爭全球Web3.0中心的重要一步。回顧歷史,香港對發展虛擬資產市場的政策一直是循序漸進。香港證監會(SFC)於2018年闡述了針對監管虛擬資產投資的概念性框架,並於2019年正式發布了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框架和發牌條件,並公開對外接受沙盒申請,到了2020年,香港證監會終於核准了首家獲批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2021年至今,則重點轉向了對數字港幣、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開發支持,隨着虛擬資產應用融入在綠色債券計劃後,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綠色及可持續金融中心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