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永明金融行政總裁林嘉言。
【大公報訊】香港首隻綠色零售債券認購反應熱烈,香港永明金融行政總裁林嘉言表示,投資者對可持續投資的需求激增。彭博數據分析預測,全球ESG(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資產總值將於年底超逾40萬億美元。「永明資產管理香港ESG指數基金」於2020年年底成立,截至去年12月底,總規模亦已增至59億港元。他預期,未來市場上將有更多ESG基金產品推出,為本地投資者提供更多ESG投資機會。
「ESG長遠對客戶及環境都會帶來正面的影響,公司會繼續積極研究開發新產品的可行性。」林嘉言表示,永明將會繼續檢討投資組合,並按需要作出適當調整。「我們將對投資項目進行評分,以確保符合內部對ESG的要求。例如一些高碳排放的能源公司,如果其環境得分非常低,而且他們沒有計劃去解決所引致的環境問題,我們對這類型的投資將會變得非常審慎。而在整個投資過程中,我們亦會確保碳中和、氣候變化、性別平等因素均會被納入考慮範圍之中。」
保險業的三大實踐挑戰
林嘉言又透露,公司與商業夥伴建立合作關係時亦會考慮其ESG得分。「不過這點仍處於起步階段,對於不同類型的合作夥伴或持份者,我們對他們在ESG方面的要求也可能有所不同。舉個例子,當我們從外部委聘基金經理時,會對其公司進行盡職調查,以了解他們對ESG的政策、理念、執行及往績紀錄等是否符合我們內部所訂定的原則。」
林嘉言亦留意到保險業在實踐ESG中需要面對的三大挑戰。「一是建立一套ESG框架以釐定方法和準則;二是確保ESG數據的可用性、透明度和一致性;三是獲得所有主要持份者的支持。」他表示,永明很早已開始建立其ESG Plus框架,至今仍在持續不斷優化中,而其中最大的挑戰是數據的可用性。「某些公司就是缺乏計算或獲取數據的能力,又或者這些數據來源並不可靠。即使部分公司擁有相關數據,也並非所有都願意進行披露。我們的分析師必須利用其專業知識自行判斷。」
此外,他續稱,從大型企業的架構來看,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獲得持份者的全體支持。鑒於ESG行業發展不斷變化,加上需要考慮長遠其可持續性,令相關議題在爭取持份者的支持上較有挑戰性。而這必須從各個方面入手,包括企業由上而下建立的文化,以及投資專業人士及行政人員由下而上地將ESG理念應用於日常投資決策及商業決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