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消費者委員會於去年政府推出消費券後首個月,接獲379宗有關投訴,當中包括市民結賬時被重複扣錢。有知情人士向《大公報》透露坊間的「呃錢蠱惑招」,包括:掩眼小數點、拍卡遮掩法、機械故障未能提供單據等。
蠱惑招一:掩眼小數點
•市民用八達通付款時,讀卡機均會顯示銀碼,但讀卡機也有多個不同版本,有些讀卡機顯示銀碼的字體很細小,市民不容易察覺銀碼有異;如果店方使用便攜式讀卡機,由於屏幕朝向商戶的方向,顧客也有可能不易看得到,知情人士表示,「就算看得到銀碼,以57元為例,職員輸入銀碼時,可以輸入57.0元,也可以輸入570元,分別只是一個小數點,銀碼就相差10倍。」
蠱惑招二:拍卡遮掩法
•顧客拍卡時,職員會聲稱未能成功讀卡,囑顧客將卡保持在讀卡器上,這方法可令銀碼容易被卡遮擋。
蠱惑招三:藉口唔畀單
•八達通公司一般有要求商戶,必須向顧客提供單據,但有部分商戶以機械故障、未能提供單據為藉口。所以市民以電子支付交易時,最好看清楚銀碼,並盡量拿取單據。
•消委會去年接獲涉及使用消費券的投訴中,有投訴人表示,在一間餐廳午膳後,看見電子支付程式已扣減691元,惟職員聲稱沒有列印收據,代表餐廳沒有收取有關款項,要求再次付款。投訴人其後查閱紀錄,驚見被餐廳收取了兩筆消費券交易,最後經消委會調停,投訴人才收到重複多扣的691元消費券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