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支持經濟/內地上月新貸3.13萬億 超預期

時間:2022-04-12 04:23:48來源:大公报

  圖:今年首季內地新增人民幣信貸8.34萬億元,創季度新高。

  今年第一季內地新增人民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同創季度新高,分別達到8.34萬億及12.0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分別急升8.6%及17.2%。3月人民幣貸款增加3.13萬億元、社融規模增量也達4.65萬億元,均好於市場預期。受訪專家表示,數據表明當前信用環境正逐步企穩,預計上半年融資需求持續恢復,但速度將取決於人民銀行擴信用的政策持續性與力度,降準、減息或仍有其必要性。\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內地新增人民幣貸款已接近去年全年總額的42%;社融規模增量則是去年全年增加總量的38%。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除較2月的1.23萬億元大幅反彈外,也優於市場預期的2.75萬億元。

  首季企業佔新增貸款85%

  從結構看,第一季企業貸款佔全部新增貸款的近85%,達到7.08萬億元;個人貸款表現疲軟,住戶貸款期內增加1.26萬億元。

  在社融規模增量中,第一季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佔社融規模69.1%,同比低7.8個百分點;政府債券佔13.1%,同比高6.7個百分點。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分析,新增貸款中,3月居民中長期和短期貸款結構仍待改善;不過,企業中長期信貸按年小幅轉正。新增社融規模數據也顯示,多數分項指標按年多增,最新金融數據表明當前信用環境正逐步企穩。

  此外,3月M2、M1按年增速分別達9.7%及4.7%,此前市場預期為上升9.2%及4.4%;M0按年增長9.9%。今年第一季現金淨投放4317億元。

  擴信用有助穩增長

  蘇寧金研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認為,上半年融資需求有望持續恢復,但速度取決於人民銀行政策,特別是擴信用政策的持續性與力度。他並提醒,如果擴信用未來在「穩增長」政策背景下進一步加大力度,金融數據將在相關政策要求下較前期有所加快。

  趙偉強調,「穩增長」政策已從貨幣寬鬆、相關融資增多,逐步向第二步的實體需求改善過渡,未來應多關注結構的優化。

  申萬宏源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秦泰相信,為實現全年5.5%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年內宏觀政策料通過「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騰挪出一定的政策加碼空間。他判斷,2022年全年人民幣新增信貸或達21.3萬億元,人民幣信貸餘額按年增速約11%,全年新增社融規模或為33.7萬億元,社融規模存量按年上升10.1%。

  交銀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直言,地緣政治衝突和大宗商品價格異動,放大了外部衝擊因素,而中國經濟也正面臨新一輪散發疫情的考驗,在此背景下,市場對貨幣信貸寬鬆的渴望愈發強烈。他建議,盡快加大貨幣信貸政策的寬鬆力度,「目前看,為切實加大新增信貸規模,更好發揮擴信用效力,適時降準、減息仍是必要之舉。」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