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呂志和以身為中國人而自豪
在國家迎來建國70周年的大日子之際,年屆鮐背之年的嘉華集團創辦人呂志和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導力量和推動世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大灣區、「一帶一路」是不可多得的機遇。/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作為「世界工廠」,人均收入及生活質素開始提高,呂志和率領嘉華集團參與內地發展基建、建材及房地產項目,他形容:「能夠推動祖國發展,我身為中國人,感到十分自豪。」
銀娛助力澳門多元發展
在中國改革開放下,呂志和抓緊經濟騰飛帶來的發展紅利,除了參與祖國投資建設,於珠海經營石礦建材業務,亦落戶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發展房地產項目,參與廣州舊城改造項目,2000年起,嘉華與七大鋼企組成戰略性夥伴,以嶄新的技術提煉環保產品礦渣微粉,實現資源增值。此外,還透過銀河娛樂推動澳門經濟轉型和適度多元可持續發展。
「對我們(嘉華集團)來說,到內地發展,不能只是用生意衡量,我們經歷過很多事情,內心希望國家富強。中國從建國初期積貧積弱的境況發展到今天,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是很不容易,所謂不要問國家為我做什麼,要問我能為國家做些什麼,我認為作為中國人,要對國家多一些包容、樂觀和付出。」呂志和表示,到內地發展並沒有抱着一定要獲利的心態,能賺當然好,不能賺,只要對國家好,也是開心的。
對於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呂志和提到,大灣區地理、氣候條件優越,區域內貿易、製造業等都在中國處於領先地位,並且能夠與京津、滬寧杭等形成相輔相成的發展關係。
大灣區將成為世界一流灣區
呂志和相信,香港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可充分發揮優勢,推動大灣區協同發展。故此,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在中央積極推動下,大灣區未來將成為世界一流灣區,區內交通網絡打通後,將來有望追上加州、紐約等灣區。
嘉華集團早年於廣州及東莞已建成多個項目,呂志和表示,集團在大灣區已有既定的策略部署,以往於廣州及東莞已建成多個項目,未來將密鑼緊鼓推出兩個江門的項目及東莞茶山項目。
「江門是我的故鄉,也是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呂志和表示,從長遠定位而言,江門計劃透過構建互聯互通現代綜合交通網,發展成為一個輻射粵西的物流樞紐中心或中轉站,相信這些基礎建設,不僅推動當地生產總值大大提升,也可突顯江門的地利優勢。因此,他有信心能把握粵港澳大灣區所帶來的發展機遇,繼續參與及推動城市建設。
另一個他認為不可多得的機遇,正是中央所倡議的「一帶一路」方案,中國透過區域合作平台,與沿線國家加強經濟、貿易和能源等夥伴合作關係,當中,有不少是發展中和新興的經濟體,若能提升這些落後地區的基礎建設和經貿發展,將能為中國、亞洲以至國際帶來經濟與貿易成長新動力。
過去70年,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呂志和表示,中國已成為全球經濟的領導力量,以及推動世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在世界事務中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隨着進入新時代,呂志和相信,中國將更加造福國際社會,努力推動全球化向更加平衡、包容方向發展,促進世界繁榮,致力於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
呂志和認為,中國的發展經驗對發展中國家十分有益,國際社會將希望更多聽取中國的主張和方案,期待加強與中國經貿、人文等各領域交流合作,實現共贏。